黄河流经白银市258公里,有黄河黑山峡、景泰、平川区、白银区段特有鱼类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保护对象有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三大类。鱼类有北方铜鱼、大鼻吻鮈、平鳍鳅鮀、厚唇(裸)重唇鱼、黄河雅罗鱼、赤眼鳟、黄河高原鳅、兰州鲶、圆筒吻鮈、似鲶高原鳅等;两栖类有大鲵(娃娃鱼);爬行类有中华鳖。保护区重点保护鱼类有兰州鲶、圆筒吻鮈和似鲶高原鳅三种,其中兰州鲶在位于白银区水川镇的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实验站人工繁育获得成功。近年来,白银市重点落实三项措施,抓好保护区管理。
一、开展日常巡查保护。黄河白银段内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工作由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及其所属渔业技术单位和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共同承担。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每季度对各保护区开展一次巡查,各县区保护单位制定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巡护工作方案,每月至少开展2次巡护,特别保护期内每月开展4次巡护,制作悬挂了渔业资源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横幅35条,设置了大型宣传牌50块、保护区界碑23块。
二、开展渔业执法保护。4月末,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白银市公安局开展了渔政亮剑—2022“五一”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6月中旬由甘南藏族自治州牵头在我市开展了黄河禁渔渔政联合交叉执法检查。执法检查中通过对各保护区重点水域水面巡查、岸边蹲守等方式,收缴刺网4张、抄网3副、地笼2个,严厉打击了各类非法捕捞行为,大大提高了群众对黄河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
三、开展增殖放流。各保护区在渡口、浅滩、近河寺庙等民间放流活动多发的区域设立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宣传牌,对增殖放流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放流物种及放流具体做法等内容进行宣传,并要求民间团体或个人开展放流活动前向管理单位进行报备,由管理单位对放流活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并全程对放流活动进行管理和指导。近年来,已多次开展了兰州鲶、黄河鲤鱼等种类的增殖放流,通过增殖放流补充和恢复了生物资源的群体,改善了水质和水域的生态环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22年我市已招标增殖放流鱼苗147.8万尾,预计于8月下旬在黄河景泰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