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地区传统文化II闹社火
“社”是古代供奉和祭祀诸神的场所,“火”即火神。先秦之前,民间就有祭神习俗,每到节日,人们以社为单位聚集神庙前,“击鼓而歌,围火而舞,祈于天地,以其吉也”(摘记《风俗通义》),这种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俗称“社火”,意为欢快热闹、喜庆红火。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演变为民间在春节期间集体狂欢和游艺活动。白银地区社火有彩旗、锣鼓、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大头娃娃、滚灯等;内容涉及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武术、戏曲、工艺美术等众多艺术门类,展现了白银人民的智慧与才能。
白银地区的社火一般从正月初五开始,初五是“五穷日”,俗称“打五穷”“撵穷鬼”。社火初五上街称为“清街(音,gai)”,参加人数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锣鼓充当整个社火的前导,掌握队伍前行的方向和速度,两人抬一大鼓,一人司鼓,另外几人各持铜镲、铜锣,锣鼓齐鸣,节奏强烈明快,声震霄汉,场面壮阔、粗犷为特点,充分展示了黄土高原上白银人民豪迈的精神状态。
社火进家,消灾禳(音ráng,意为祭祷消灾。)祸,送来福气,主人都会燃放鞭炮相迎,热情招待。有的人家还给社头或打锣的人披红挂彩表示谢意;家中如有久病之人,会被搀扶到大门口跪着,让社火鼓队从身边“隆隆”经过,以打晦气;家道不顺的人家更重视接社火,因为邪恶鬼怪最怕响器焰火。
社火队伍里,走在前面,最活跃,也最引人注目的那个人称为“春官”。“春官”由才思敏捷、口齿清晰、嗓音宏亮且有即兴编词能力的人来扮演。有的“春官”穿袍挂须,手执羽扇,遇山说山,逢水说水,即景生情,信口拈来,生动、诙谐、幽默,让人听了心悦意快。
男人扮演耳、吊红辣椒的“丑婆娘”跟在“春官”后面,手拿笤帚和“神刀”,这里扫一扫,那里砍一砍,把晦秽、灾病都砍扫干净。
扎着花朵、明镜、灯笼、裙幔拖地的旱船摆了过来。娇艳的船姑娘迈着碎步,手抓船沿,随着前面划桨的人做船前行的动作,一招一式,飘逸灵动。群船表演时,开场前,演员们先耍一套拳脚,再由船工导航,一只只花船来回穿梭,俊俏的船娘粉面桃腮,动作轻盈,如行云流水。
正月十五,社火闹到了最高潮,宽阔的场地上,彩旗飘扬,锣鼓洪亮,人山人海。富有魅力的太平鼓被敲得震天价响,阵前的领队舞动手中大旗,鼓手们随着大旗挥舞的节奏翻转跳动,一种龙腾虎跃、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扑面而来。
高跷紧随其后,高跷,俗称柳拐腿,表演者以长木缚于足行走。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人物的脸谱,拿上道具,踩上高跷,排成长队,或扇羽扇,或做鬼脸,一路走来,风采翩翩。
舞狮是社火中的“重头戏”。表演者们套着“狮子”服饰,一人舞头,一人舞尾,也有三人组成的。“狮子”的头威猛有力,大眼睛一睁一闭,大嘴一张一合,在耍狮人绣球的逗引下,“狮子”随着锣鼓音乐节奏,奔、扑、跃,表演着滚绣球、翻云梯、上桌子、翻跟头、猛虎下山、横空扫雪、回首望月等内容,一举一动充满阳刚之气。
一条祥“龙”起飞了,身下许多人举着手柄把“龙”送到了半空。随着大旗挥舞的节奏和铿锵有力的锣鼓,“龙”时曲时直,忽高忽低,展示着扭、挥、仰、跪、跳、摇等姿势,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舞龙耍狮以其深厚的文化意蕴见长,寓意依靠强大力量祛除邪恶、疾病和不快,带来平安健康和幸福。当地老百姓还有从龙身、狮身下钻一钻的习惯,也有在“狮子”“龙”前求子的风俗。
正月十六晚上,社火还要举行“回神”活动,男女老少跟随社火鼓队来到庙宇附近,燃起火堆举行“回神”仪式。社火的领头或村长带着大家颂扬天地,诅咒邪恶,希望各路神灵保村护民。这看似是一种迷信活动,实则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十六一过,一年一度的社火活动落下了帷幕。
白银地区办社火、闹社火、看社火,不同的表演形式,都蕴含着忠孝节义、诚实守信、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是这片黄土地的文化根脉,一代又一代白银人将它延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