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在稳定脱贫、防贫防返贫等方面的作用,白银市结合实际不断优化乡村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增强农民增收稳定性和长效性。目前,全市共有乡村公益性岗位4431个,其中今年下半年新开发乡村创稳网格员岗位700个、暑期学生防溺水巡查员临时岗位300个。乡村创稳网格员、暑期学生防溺水巡查员的岗位设置,为全市乡村治理、公共安全充实了力量、筑起了防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纷纷表示,这才是真正把实事办到了实处、将好事办在了好处。
夯实网格基础,精准落实创稳岗位开发。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落实“主动创稳”的有效抓手,与政法部门密切配合,通过优化调整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配置,在全市700个行政村全覆盖配备乡村创稳网格员,强化源头预警预防,充分发挥乡村创稳网格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优势,深度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着力防范化解突出矛盾风险隐患,实现了“专门力量维稳”向“以专门力量为主导的群防群治创稳”的转变,充实了农村地区一线创稳工作力量。
坚持预防为主,严防暑期学生溺水事件。为持续做好学生暑期防溺水工作,与教育、乡村振兴部门共同下发通知,设置暑期学生防溺水巡查员临时公益性岗位,优化调整现有乡村公益性岗位300个,在河流、塘坝等水源地相对集中的村落,设立暑期学生防溺水巡查员,以农村地区学校、村庄周边和学生上下学沿途水域为重点,坚持暑期每天重点时段危险水域巡查常态化,落实安全隐患巡查报告制度,对巡查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第一时间向学校和村委会报告,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防范和遏制学生暑期溺水,增强全民防溺水、筑牢生命安全线的责任意识,为守护平安乡村贡献出一份人社力量。
管好用好岗位,促进公益事业共建共享。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是帮助脱贫人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稳定增加农村低收入家庭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面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乡村公益性岗位已成为各村工作推进的有力帮手,也是激发乡村振兴的“源动力”。人社部门始终按照“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要求,指导县区坚持“按需设岗、科学开发、岗需互选、人岗匹配”原则,严把乡村公益性岗位“准入关”“调配关”“检查关”,在选聘人员的日常考勤上下功夫,特别注重对脱贫人口中的弱劳力、半劳力的倾斜照顾,真正让乡村公益性岗位在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公共服务、维护公共设施、提升文明程度等方面起到中坚支柱作用。在乡村创稳网格员、暑假学生防溺水巡查员的开发管理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时时盯紧、时时跟进,与基层共情、与学生连心,守好为民初心,推动聘用人员管理使用常态化、规范化,真正做到“小小公益岗、深深暖民心、守护大民生”,有效促进公益事业共建共享,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稿人:劳务办 包正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