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石门山羊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保护,提升核心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繁殖性能,11月5日至6日,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联合市畜牧兽医总站及石门乡人民政府,在石门乡石门村和裴堡村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养殖技术培训。本次培训将石门山羊养殖技术作为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培训覆盖辖区养殖企业及养殖场(户)技术人员,累计达80人次。现场发放培训资料、牛羊舔砖、羔羊代乳粉等物资200余份,为养殖户提供了“技术+物资”的双重支持。
1、解读方案明方向,锚定种质保护核心。
在培训班上,市畜牧站高级畜牧师王生华对《石门山羊保种群建设实施方案》展开了详尽阐释,着重指出石门山羊种质资源保护是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以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要求的关键举措,对于保障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安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备重大意义。为选育标准更为明晰,明确了“每100只母羊需保留8至10只种公羊”以及“年度繁殖率需达到90%以上”等量化指标,将选育逻辑予以具体化。
2、深耕技术强本领,聚焦科学追求实效。
县畜牧站高级畜牧师王定钧以石门山羊种质资源现状、分布特征及独特优势为切入点,围绕精准饲养管理、常见疫病防控、繁殖性能提升三大板块专题授课。讲授饲料科学配比、圈舍通风保暖优化、精准饲喂技巧等技术;针对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高发疫病,普及防控理念与操作流程,讲述繁殖性能提升等内容。课堂上,养殖户全神贯注,有疑惑积极发问,专家用通俗语言将养殖知识转化为易操作方法,让养殖户理解学会。课后,不少养殖户围聚专家继续请教实际养殖问题,专家耐心解答。双方的热忱让此次培训充满活力,为石门山羊种质资源保护按下“加速键”。
3、成效显著绘蓝图,助力产业不断发展。
此次培训不仅为养殖户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与物资保障,还使大家对石门山羊的生物学特性及保护价值形成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凝聚了“保护种质、做强产业”的发展共识。作为靖远县的特色地方品种,石门山羊以耐粗饲、抗病力强的显著适应性,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膻味较淡的优良肉质,以及稳定的繁殖性能,成为当地宝贵的生物遗传资源与特色产业品牌。下一步,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理念为指引,以种质资源保护为核心,持续推动石门山羊饲养模式由粗放型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为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深化“技术赋能 + 种质保护”的双轮驱动模式,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为靖远县石门山羊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加速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