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享机遇 共“银”未来!——白银市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综述

发布时间:2022-11-11 11:16

来源:市商务局

浏览次数:

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序幕,各国客商齐聚黄埔江畔,共享发展机遇。

为充分利用好进博会这个开放合作的国际性平台,拓展外贸渠道、促进消费升级,助力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我市积极组团参加本届进博会,代表团由市政府副市长冯汉带队,白银集团总经理王彬、副总经理杨成渊,市商务局局长贾全、副局长王晓娟,靖远县副县长张翰,白银区、靖远县商务局负责人以及白银新大孚、鑫昊工贸、林兰铜艺等企业负责人共25人组成,通过大会平台链接全球、扩大白银“朋友圈”,积极开展现场采购、洽谈交流、产品推介等活动,全面展示、提升白银开放发展新形象。

——积极采购精准对接,高效引进世界优质进口商品

一批白银本土企业积极采用线上线下模式采购,深度对接国际市场,取得良好成绩。本届进博会期间,我市签约项目7个,签约金额约12.01亿美元,较上届进博会签约额(11.02亿美元)增长8.98%。

作为我市龙头企业,白银集团已连续在五届进博会采购签约。本届进博会上,白银集团与力拓集团开展签约活动,签订了价值1.5亿美元的8万吨铜精矿进口合同,副省长张锦刚、省政府副秘书长徐延文、省商务厅厅长张应华和副市长冯汉等省市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除了现场签约以外,白银集团还分别与韩国三星公司、哈萨克斯坦哈铜公司、瑞士杰拉德公司、新加坡托克公司线上签订进口铜、锌精矿合同,签约金额10亿美元;白银鑫昊工贸有限公司与美国奥信矿业线上签订进口铜精矿项目,签约金额4000万美元;甘肃景泰金源面业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农业公司线上签订小麦等农产品进口合同,签约金额300万美元。

——推介展示步履不停,借机借力宣传白银特色产品

绚丽的“四叶草”不仅是释放经贸活力的中心,更是推介产品、展现形象的大舞台,每一届进博会上,都有白银人努力推介展示、积极洽谈交流的忙碌身影。

在“中国旅游”甘肃展示馆,冯汉副市长陪同张锦刚副省长一行观看了白银林兰铜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展示的铜版画、铜制商务礼品、旅游商品、家装配饰、文房至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铜制工艺品的精彩展示,勉励随团企业充分利用进博会这一国际性开放平台,讲好白银故事,提升白银形象,积极拓展我市与海外的经贸合作交流。

在商务部中国国际商报主办的2022外资企业融入双循环主题论坛现场,冯汉副市长带领市商务局负责同志拜会并邀请商务部部长助理李飞、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志恒、商务部国际商报社社长于晓等与会嘉宾品鉴我市文冠果茶饮,在活动现场向与会人员推介赠送我市农产品伴手礼200余份,着力提升我市优质农产品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助推优特农产品拓渠道、促消费、走出去。

在相关企业展区,我市代表团详细了解国际前沿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现场推介我市投资发展机遇,欢迎企业来银考察洽谈、共商合作。

——开放合作放眼未来,在拥抱世界中壮大“朋友圈”

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本届进博会设立“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展甘肃成就馆,详细展示了十年来我省在外经、外资、外贸、外事、服贸等方面对外开放取得的新成就。

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商务厅的悉心指导下,我市外经贸工作坚持从甘肃所需和白银所能出发,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建平台、畅通道、扩外贸、促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着力打造开放平台、扎实推进对外贸易,加快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十年来,我市勇当全省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对外交流合作领域持续拓宽,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在持续巩固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东盟、中西亚、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比达80%以上,贸易规模稳步提升,商品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至2021年,外贸经营主体由127家增加到284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243亿元,年均增长16.6%。2022年1-8月,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72.88亿元,同比增长27.5%,总量排名全省第3位。出口产业逐步向高新技术转型升级,涉及有色、稀土、化工、高新机电、装备制造、农牧产品、手工艺品等30多个产品。进口结构由大宗铜、锌精矿等产品为主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农产品进口规模逐年扩大。“白银号”中欧班列累计发运69列2282车,已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撑,有力服务了我市以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