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石头上的书法——甘肃白银平川福寿山摩崖石刻

发布时间:2022-05-01 10:35

来源:市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刻在石头上的书法——甘肃白银平川福寿山摩崖石刻

这是一处远近闻名的清代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小黄湾村东南、黄河西岸的福寿山崖壁上,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还有北武当迭烈逊(xùn)堡(bǔ)、黄河岩画、明长城山险、鹯阴古渡口、鹯阴城、柳州城、黄湾汉墓群等丰富的文物遗存。距白银市80公里,距109国道10公里,距G6京藏高速公路新墩出口1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福寿山石刻分为“捧灯照岸”、“太上混元宗派”、“福寿山初绩”三部分。主要记载了创修福寿山购买地契、划分地界、宣扬宗派等内容。

石刻主要分布在黄河西岸,西南方向长50米、高20米的红砂岩壁上,为阴刻、双勾,有行草、楷书。落款为“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初十日立”、“乾隆壬午(1762年)春立”及“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九月吉辰”等文字。“捧灯照岸”石刻宽度为8.9米,高12米,岩体正中有后凿高2米、宽1米的石龛。“太上混元宗派”岩体保存较为完整,石刻宽度约为6米。“福寿山初绩”石刻字样宽残存10米。石崖下河床接近河面的夹砂层,有被当地人称为“镇水神兽”的龙首石雕。石刻所在的岩壁上修有栈道,栈道全长约200米。

到了福寿山,即是福寿人!巨石右上角有大字楷书“圣境”二字,苍劲有力,法度谨严。其下横书楷体“乾隆壬午春”以及刻石人姓名等内容。巨石顶端刻有“太上混元宗派”六个大字,讲述此派源由。巨石左下角则讲述对面北武当真武大帝道观的由来、封地大小等。尤为瞩目的是石刻最上方的“捧灯照岸”四个大字,下笔风雷,熠熠生辉。

此处正是一座灯台,照亮了昔日过往游子的归乡之路。特别是反写的“照”字,耐人寻味,寓意无穷!既照彼岸,也照此岸,既照人身,也照人心;悟到此处,便是福寿!因而石刻下方有“福寿山”三字之刻痕。量人量己,潜心修道,有田种,有饭吃,长命百岁,子嗣绵长,即为有福之人,长寿之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