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围绕“责、防、早、御、救,不断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灾害防范应对,持续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做到责任压的实、灾害防的早、应急救得好,推动全市灾害次数、受灾人口、房屋倒损间数、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33%、74%、53%、75%、42%,全市防灾减灾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落实于“责”,压实各级责任。定期提请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防灾减灾救灾情况汇报,安排下一步工作。及时召开市减灾委全体会议、抗旱防汛工作会议、防灾减灾工作会议等,传达学习有关精神,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思想认识、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严格落实党政共管、逐级包保责任,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压实“四级”包抓责任人责任,累计公示6座中小型水库“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98条重点河流的349段重点河段巡堤查险责任人以及5个县区78个乡镇(街道)823个村(社区)三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共计1506人,落实山洪灾害四级包抓责任人1292人。实行基层立体化应急管理网格和扁平化“三员”相结合模式,充实一级网格78个、二级网格820个、三级网格4874个,建立以基层安全监管员、灾情信息员、应急联络员为主体的“三员”队伍24268人,推动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二)立足于“防”,加强事前预防。督促各级各部门结合我市实际,提前谋划工作、积极探索方法,全面做好防范工作。一是建立实施小流域上下游联动机制,累计排查跨县城小流域沟道49条,落实上下游警示责任人139人;跨乡镇小流域沟道48条,落实上下游预警责任人140人;跨村社小流域沟道31条,落实上下游预警责任人105人,山洪预警能力有效提升。二是建立灾害性天气叫应机制,推动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分级分部门叫应叫醒叫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三是建立跨地区跨部门会商研判、高级别(橙、红)水情预警发布机制,衔接定西水文局祖厉河流域白银市辖区内站点(会宁、郭城驿、靖远水文站)共同应对跨区域汛情。四是健全强降雨防范应对机制,制订印发《白银市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规程》《白银市城市暴雨洪涝“五停”应急处置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推动部门间联动响应。五是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举办“应急第一响应人”“五小练兵”等专题培训,累计培训12000余人次,解决应急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和“最早一分钟”的难题。
(三)着眼于“早”,强化监测预报。聚焦全市危险化学品、工贸、烟花爆竹、民爆、油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矿山、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在全省率先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着力提高安全防范措施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领域专家,深入分析各类极端天气的形成原因、灾害特点、危险区划、致灾危险性以及对各行业领域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7个方面400余条科学合理化建议,做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心中有数、手中有策,织密织牢重点行业领域灾害防护网。针对灾害性天气,督促各级气象部门加快推进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和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将预警信号传达至重点行业领域、人员密集场所。整合应急、文旅等部门4000多路应急广播,融合已建成78个视频监测高位球机、市县乡宽窄带370M多模融合终端137台、防爆窄带终端10台、窄带集群固定基站1台、卫星电话137部,实现了市、县、乡(镇)、村(社区)重点区域通讯或可视化监测设备全覆盖。
(四)侧重于“御”,及时组织防范。实施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项目,健全“市、县、乡、村、企”应急一体化通信保障机制,形成了具有白银特点的“12345+N”智慧应急指导框架。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督促相关部门及时预估灾害性天气可能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供水、供电、通讯设施,户外施工、厂房设备、危化仓储等重点部位以及城市地下车库、隧道、桥梁涵洞等风险点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组织基层单位、重点企业第一时间开展灾害防御工作。多途径利用主流媒体和微信微博等平台宣传推送科普知识,强化各类防灾减灾技能培训,将灾害防范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开展防灾减灾“开学第一课”及日常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推动灾害防御措施落实落细。
(五)致力于“救”,提升应急能力。聚焦“大安全、大应急”框架要求,全面提高各级应急救援能力水平,依托武警、消防组建区域性救援队伍,形成市县两级“一队多用”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全市现有应急救援队伍1017支20715人。组织“铜城使命·2024”应急救援实战演练,2800余人参演,动用各类机械器材3730余台(套),分层次开展“市县乡村企”应急演练1957场次,全面提升救援队伍实战能力。针对4·19、7·23、7·29、8·08、8·25”等洪涝灾害,组织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印发《白银市关于做好2024-2025年度受灾人员冬春基本生活困难救助实施方案》,明确救助对象,深入摸排统计,扎实评估核定,2024-2025年冬春救助正在申请审核中。连续五年实施自然灾害救助保险项目,构建政府救助、保险保障、社会救济、自救互救“四位一体”的全新救灾救助机制,目前,已受理保险案件80件,估损178.45万元,正在按照理赔程序赔付。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应对大灾巨灾的能力距离国家和省市的要求以及全市广大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一是部分群众防灾避险意识淡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不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专业素质还不全面、应急物资装备配备不足、基础设施抗灾能力不强。二是整合后的议事协调机构相关办公室作用发挥还处于磨合期,个别部门把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等同于应急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工作开展。三是灾害信息员队伍还不够稳定,基层灾害信息员更换较为频繁,且对新更换的信息员能力培训工作没有及时跟上。
三、工作打算及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紧盯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更高站位、更硬举措、更实作风抓实抓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谋划实施自然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强化责任担当,及早部署、主动作为,紧密围绕白银市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重点项目,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协调高效的工作格局,全力推动自然灾害防治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确保及时竣工投入使用,有效发挥工程项目在防灾减灾中的关键作用。二是继续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队伍培训管理。加强沟通对接和会商研判,合理测算、预算全市“防大灾、抗大险、救大灾”所需应急物资,及时回补采购应急物资,切实提高物资保障水平。加强与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驻银部队、企事业单位专业救援力量的对接,进一步强化军地联合和协同作战。督促指导基层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确保关键时刻队伍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定期对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地震宏观观测员、防震减灾助理员培训及乡村干部进行安全防灾业务知识、专业监测预警、避险自救互救、应急救援等领域培训,强化日常管理和资源配置,提升灾害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信息报送能力。三是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及教育引导工作。持续推进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强化科普阵地建设,创新科普传播方式和活动方式,扩大科普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大力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健全完善突发自然灾害舆情应对机制,及时准确发布舆情灾情信息,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做好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强力推动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成果转化,稳步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管理系统数据更新系列工作。按照部门职能划分和统分结合原则,整合各行业领域现有监测预警数据,构建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和各行业部门的线路接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全灾种、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体系,有力推进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