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
甜美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近日
会宁县白草塬镇的苹果迎来丰收季节
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
沁人心脾
白草塬镇锚定“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目标
深挖1750米“黄金海拔”的自然禀赋
将小苹果打造成村民增收的“金苹果”
走出了一条
“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品牌赋能”的
致富路

走进白草塬镇总堡村的苹果园里
果农们穿梭林间
采摘、分拣、装箱
忙碌的身影与灿烂的笑容相映成趣
勾勒出一幅“硕果盈枝百姓增收”的
乡村振兴图景
会宁县白草塬镇总堡村村民 杨清林

我今年一共种了6亩左右的苹果树,挂果的树有2亩。今年行情好,大概亩产上万斤,新红星每亩超过3万元,富士每亩5万元左右,相比较玉米20亩抵不上1亩果树,这就是“一亩园十亩田”,白草塬镇本来也是水浇地,产量高。

产业要突破
核心在品牌
白草塬镇总堡村一直有
零星种植苹果的历史
这几年
在村两委的牵头下
果农们成功注册“白塬果”品牌商标
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营销
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跨越
让苹果产业真正成为了群众增收的“黄金产业”
会宁县白草塬镇总堡村村民 苟社兵

白草塬镇种苹果已经三十几年了,以前种植面积小,现在总堡村的种植面积大,因为白草塬镇有一个特别的优点,就是海拔高,海拔大概在1780多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充足,品质好。以前苹果主要的问题是有品质没品牌,经过村上等各方面的宣传、组织,注册了一个“白塬果”的商标,全国的7个省份在白草塬镇收苹果,发现这个苹果糖分高、亮度好、品质好,客商拉去尝了这个味道后觉得特别好吃。
湖北客商 陈华锋

今年是我第三年在这边采购苹果,这里的苹果成熟后,糖度非常好,消费者吃完之后,回头率非常高,都说这个苹果甜、好吃、脆、色泽好,消费者的反响非常好。所以,我以后还会每年来这里采购苹果。

建了新库房
收果卖果不用跑断腿
以前收苹果可麻烦了
客商得挨家挨户去装
费工、费时间
今年村里建了集中库房
大家把苹果都拉到这儿
集中分拣、装车
省事又省钱
会宁县白草塬镇总堡村苹果代办 李金章

原来没有建库之前,我领着老板在农户家里装苹果,农户家里装果投工非常大,一天这家300斤、那家500斤。自从今年建库之后,我每天正常能收到一万斤左右苹果,农户全部集中拿到这个地方,收货非常方便,老板也觉得少跑路。

村里的苹果能有今天的规模
离不开党支部的牵头引领
总堡村党支部始终把产业振兴
作为核心任务
从技术推广到品牌建设
从设施完善到产业链延伸
持续为苹果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会宁县白草塬镇总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李效庭

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把小苹果做成大产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水肥一体化、滴灌等现代化设施建设,提升种植效益;同时推动成立苹果专业协会,让产业发展更规范、更标准。我们还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延长产业链,努力把总堡村建成现代化苹果产业园,让苹果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带领乡亲们把日子过得更红火,让苹果树成为名副其实的“摇钱树”,让我们白草塬镇的高原苹果香,飘得更远!

总堡村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
是白草塬镇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
生动缩影
如今的白草塬镇
苹果园成了“聚宝盆”
苹果树成了“致富树”
党建引领让苹果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接下来
白草塬镇将以总堡村为示范
始终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辐射带动周边村社发展特色种植
健全产业服务体系
延伸产业链条
为村级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会宁县白草塬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吉启荣

总堡村苹果产业的成功,得益于其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的发展思路。镇党委、政府始终全力支持村级特色产业发展,先后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优良品种、搭建销售平台。下一步,我们将以总堡村为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发展特色种植,健全产业服务体系、延伸产业链条,让更多群众通过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记者感言】穿行在白草塬镇的苹果园里,浓郁的果香与丰收的喜悦交织在一起,让人深切感受到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劲脉动。从党员带头示范到品牌赋能增效,从线上线下拓市到设施升级提质,白草塬镇用小苹果撬动了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白草塬镇的实践生动证明,牢牢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把特色产业做精做细、做大做强,就能让乡村有“产业”支撑,让农民有“钱景”可盼,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会宁融媒记者 牛丽娜 王彦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