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文冠果:绿染山川绘新卷 硕果丰盈富民生

发布时间:2025-11-14 16:08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

秋阳漫洒平川大地,一颗颗饱满的文冠果籽在电子秤上轻轻跃动,折射出的不仅是丰收的金色光泽,更映照着农户眼里的光——那是触手可及的收入,是对来年日子最踏实的期盼。

在平川区甘肃忠沃文冠果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的收购场上,丰收的欢歌正酣。随着最后一批文冠果籽完成收购,今年的采收工作圆满收官。18.5万公斤文冠果籽,不仅托起了3266户农户的“钱袋子”,更标志着平川区文冠果产业从“零星种植”到“全链发展”的华丽转身。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这颗小小的文冠果,正成为平川撬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杠杆”的支点,在黄土高原上书写着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

 

图片均由平川融媒体中心提供

丰收图景里,藏着产业的民生温度

收购点上,车辆往来如织,人声鼎沸。厢货车、三轮车、电动车穿梭不停,车厢里满载的文冠果籽飘散着淡淡清香,更承载着农户一整年的心血与期待。“今年果子结得密,个头也大,你们给的价还比市场高出一截,这一车卖下来,够给孙子买新书包、给家里添台新电视了!”一位农户数着刚到手的现金,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笑意。这样的场景,在今秋的平川文冠果收购季里,早已成为最温暖的日常。

为让农户共享产业红利,平川区创新构建“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赢机制:一方面推出“高于市场价10%”的保底收购政策,让每一颗果子都物有所值;另一方面组建流动收购队,把站点“搬”到农户家门口,解决了留守老人、行动不便群体的运输难题。“看似多花了成本,实则是在给产业链‘固根培元’。”甘肃忠沃文冠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鹏涛坦言,“只有让农户种得安心、赚得舒心,他们才会愿意扩大面积、精心管护。只有源头活水充足,企业的原料品质才有保障,整个产业才能行稳致远。” 

 

战略布局,实现从规划到实践的跨越   

平川文冠果产业的蓬勃发展,绝非偶然的“野蛮生长”,而是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同频共振的结果。2022年,白银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全市绘制清晰蓝图:到“十四五”末,文冠果栽培面积达8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作为核心承载区,平川区扛起20万亩种植重任,将产业振兴与“三农”工作深度融合——区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明确“引大引强引头部”路径,依托45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总投资12.69亿元,规划5000亩土地,以“三区一基地”(种植示范区、产品加工区、旅游观光区、产业研发基地)为框架,全力打造全链条产业体系。

数据是最有力的印证:截至2025年10月,全区文冠果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2026年计划再增3万亩,这片“绿色银行”正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

 

全链发展路,完成从“卖原料”到“创品牌”的蜕变

平川文冠果产业的雄心,远不止于种植与收购。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一条全链条增值的路径愈发清晰。2023年12月,平川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文冠果)跻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加工环节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完工的水泉文冠果加工产业园内,新建的文冠果油、茶生产线年产能分别达100吨、15吨,让文冠果的“身价”随着深加工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拥有文冠果“甘味”品牌2个(陇原臻宝、文冠王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靖远文冠果油),品牌溢价能力显著增强。  

据介绍,全省首个应用“丰产技术”的文冠果育苗基地在平川已建成,4条育苗生产线、5座智能温室、1座采穗温室高效运转。通过标准化栽培,文冠果亩产从过去的15公斤跃升至150公斤,为产业扩张提供了“优质种苗库”。与此同时,文冠果博览馆、茶博览馆开门迎客,年产2.5万公斤文冠果茶的生产线投产运行,油品、神经酸提取、植物蛋白纯化等车间主体竣工。截至目前,相关项目累计投资8.9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0万株优质种苗、加工5万吨籽、生产1万吨油、加工10万公斤茶、提取3吨神经酸及3000吨蛋白粉的能力,预计年产值达33亿元,带动3000余人就业,惠及5万余户农户,让户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以上。

 

 

未来新蓝图,擘画“十五五”发展新篇  

随着“十四五”进入尾声,平川区正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十五五”文冠果产业新篇。

未来,平川区将持续推进品种审定,建立种质资源库与良种供应体系,全域推广优良品种与先进技术,让每一片文冠果林都实现高产优质,同时计划在靖远县、平川区各建一座年产2000万株良种种苗的繁育中心,打造辐射周边的种苗供应基地。  

一粒文冠果籽,不过1.5厘米长、0.8克重,却在平川大地上迸发出巨大能量,它让荒山披绿,让农户增收,让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站在“十五五”新起点,这颗承载着生态与民生希望的“金种子”,必将在平川的黄土塬上年年挂果、岁岁飘香,绘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美画卷!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