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0139117949/2024-00046 生成日期: 2024-12-10
文       号: 关键字: 建设,项目,发展,县域,工作
所属机构: 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机构: 市发展改革委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069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24-12-10 09:48
浏览次数:

农工党白银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以城市更新为引领 持续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首先对贵单位关心县域经济发展表示感谢。现就有关情况作如下答复:

近年来,我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发展和县域治理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省“强县域”行动和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产业提质、科技突破、项目攻坚、绿色赋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制定了《白银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并根据实施方案,制定印发了《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按照“一季一调度”工作要求,开展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调度工作,统筹指导各县区一体推进县域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提升强县域行动承载能力,促进县城加快转型发展。

一、立足禀赋、做优做强,着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一是做优做强工业园区。2023年,我委指导“一区六园”申报争取中央预算、省级资金及各类专项债券3.61亿元,用于改善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一区六园”基本实现“七通一平”。聚焦化工园区承载力评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停车场、消防特勤站、应急池、高位调节池等项目启动实施,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获批省级“一级化工园区”,刘川工业集中区化工园区通过省级认定,银西化工产业集中区通过省级复核。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白银集团年产20万吨高导新材料项目已建成12.5万吨高纯无氧铜杆生产线;中瑞铝业年产4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一期今年5月开始建设,10月份陆续投运,一期达产预计年工业总产值37.9亿元;宏达铝业年产30万吨铝合金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厂房主体已全部完成,2024年6月份试生产;靖远煤电清洁高效气化气综合利用一期项目基本建设完成、二期项目稳步实施。三是加力扩大招商引资。围绕招商引资资源图谱、产业链图谱和基金图谱,根据招商引资工作清单、投资机会清单、产业政策清单和目标企业清单,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上半年,各县区及市直相关部门“走出去”招商67批次,考察企业及协商协会机构80余家,主动“请进来”客商170余家,累计洽谈合作意向60余个。

二、固强补弱、夯实基础,着力破解县城发展瓶颈。

一是补齐县城短板。加快实施平川区城市供水安全改造、靖远县城市给水管网改造及智慧水务系统建设工程等供水提升改造项目;白银区、景泰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全市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争取7月底开工;加速推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S35景礼高速公路景泰至靖远段已编制完成特许经营方案并通过资格预审,G109水泉至范家窑一级公路控制性工程水泉隧道已双线贯通,G341辘辘坝至白银段一级公路已取得施工图设计批复,G247景泰至水泉二级公路景泰至五佛段已开工建设。二是完善县城功能。选取景泰县为试点县,打造“客货邮”融合发展线路2条,有效保障了快递进村进得去、稳得住;打造“幸福白银·银龄驿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按照“1+5+N”运行模式,建设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智慧信息系统;深入推进千兆光网改造,目前,各县区主城区、重要交通枢纽、重要景区以及工业园区核心区域5G覆盖率均达到100%。三是提升县城品质。利用国家项目资金1081万元,投入建设县域商业体系,白银区改造建设2000平方米现代化智能集配中心一座,在4个乡镇建设一批商贸中心,并100%改造提升一批村级商店,平川区改造城区综合商贸中心总面积6300平方米,在7个乡镇建设改造商贸中心,在61个行政村设立村级物流便民服务站点;制定《白银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规划(2023-2025)》,市级便民智慧信息服务平台测试版完成基础功能测试,在白银区建设20个、平川区建设6个便民生活圈,覆盖白银区39个、平川区25个城市社区,覆盖率达90%以上。

三、多点发力、农旅融合,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培育壮大富民产业。2024年上半年培育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积极开展农产品认证,全市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188个;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00.85万亩,全市牛、羊、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3.35万头、515.56万只、255.87万头、838.45万只,能繁母猪保有量在7.7万头以上;大力发展地产中药材,已完成枸杞、甘草、黄芪、党参、肉苁蓉和文冠果等70.30万亩种植;平川区文冠果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省级产业园创建计划并启动建设,靖远县先后引进培育枸杞加工龙头企业7家,建成枸杞包装加工生产线5条。二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实施道路硬化、给排水管网铺设、维修改造,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天然气入户,污水处理站,村庄绿化,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等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建设项目131个,计划投资7.78亿元;100个示范村已完成建设任务村庄11个;制定印发《全市扎实开展村庄清洁大扫除实施方案》,推广景泰县“两拆两清三整一美化”和平川区“五美庭院”创建等模式,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八改”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新建改卫生户厕369座。三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我市组织各县区赴天水开展白银文旅资源综合宣传推广,将精品旅游线路、研学产品、非遗、特产等向全国游客进行宣传推介;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已成功创建为省级红色旅游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单位;会宁县南什川·红军村、景泰县芦阳镇芦阳村、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村3个村被确定为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逐步形成了以白银区“六朵金花”、黄河·云客小镇,靖远县水岸三合、稻香村·瓜园、大坝巷子,平川区古韵·陡城、小黄湾古村落,景泰县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大敦煌影视城,会宁县线川田园综合体、紫香·童家湾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框架体系。

四、强化举措、保障要素,着力优化县域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3个县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争取省政府为民实事项目,计划争取新建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3个;持续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细排查、精确认定、精准保障”工作;印发《白银市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开展省、市两级老年助餐服务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设立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个,县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5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78个;二是坚持人才引领驱动。依托就业岗位和就业意愿“双调查”平台、“直播带岗”、现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截至目前,举办系列招聘活动56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381人;全方位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全市建成零工驿站5家、零工市场5家。截至目前,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954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013人;加强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127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6793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9556人、创业培训778人。

下一步,我委将扎实开展强县域行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找准县域发展的突破口和路径,突出特色优势,差异化谋划产业,优化项目摆布和资源配置,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力促产业提级、项目提速、民生提档,全力提升全市县域发展整体水平。

感谢贵单位多年来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对我委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郑倩莉  

联系电话:822263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