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013911540C/2023-132963 生成日期: 2023-02-20
文       号: 关键字: 公安,工作,推进,全市,开展
所属机构: 市公安局 发布机构:
白银市公安局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3-02-20 15:47
浏览次数:
1月9日,白银市公安局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安滨介绍了2022年白银公安机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各项公安工作取得的实践成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张廷祯、刑侦支队支队长强明生、网安支队支队长李秉锋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李承涛主持。

据介绍,2022年,白银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忠实履行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知责于心、担责于肩、履责于行,为保持白银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学深悟透、笃行实干,持续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白银公安机关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学、宣、用三方齐发力,做到学深悟透、笃信笃行,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际,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快”而“密”,打好学思一体“主动仗”,市局党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深入讨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市公安机关以“线上+线下+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累计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133场次,撰写心得感悟4000余篇,在移动警务终端话题专栏发帖2.2万余条;“新”又“精”,融聚学习宣传“好声音”,精心制作编发各类图文信息200余条、党员民警优秀文艺作品24件(幅),制作发布短视频17部、海报42张,累计浏览量达260余万;实”且“严”,彰显以学促干“新作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实效、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巩固“百日行动”成果,推动实现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不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强化系统观念、注重综合施策,坚决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紧盯经济、金融、民生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加强对风险的预测预警预防,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坚持“枫桥经验”,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源头治理措施、多元化解机制,积极发动广大公安民辅警和综治网格员等力量,以“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维护、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百万警进千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为抓手,有效防范矛盾累积发酵,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案事件发生。全年共预警、处置各类案事件线索1083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919起,化解率达96% 。

三是强化为民宗旨、深化平安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严格落实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有效提升社会治安掌控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愁所盼,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到安全触手可及、就在身边。攥紧“打”的拳头,2022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293起,破案率同比上升21.25%;抓获逃犯276人,同比上升22%;破获命案现案12起,连续11年保持命案现案全破;不断强化对高发电信诈骗案件的集群打击、生态打击,全市打击治理电诈犯罪实现“两降两升”态势,电诈发案、损失同比分别下降39%、26%,破案率、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分别上升39.6%、80.7%。织密“防”的网络。积极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落实“护学岗”机制和“四个100%”工作,积极筹建智慧安防小区189个。提高“服”的水平。深入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全面实现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跨省通办”业务迁入345人,迁出941人,开具户籍类证明33人。深化“一窗通办”试点改革,全市公安机关“一窗通办”窗口共办理政务服务业务8609件,其中户政业务7554件,治安业务562件,交管业务493件。落实推动服务企业“护航警官”活动,为全市33家省、市重点企业和项目派驻155名护航警官,在市级电力系统设置首家警务室,派驻联络民警,为企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四是强化问题导向 锐意改革创新 有效推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力实施改革强警战略,积极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推进合成化警务机制改革,深化合成作战实体化运行,服务实战能力不断提升。推进派出所“两队一室”警务模式,全面完成“一区一警两辅”“一村一辅警、义警”配备工作,打造了一批派出所“旗舰店”和社区警务“带头人”。扎实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全市择优选拔174名法制监督员,县级公安机关监督员派驻率达到100%。不断提升全市执法办案监督场所规范化、标准化水平,3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达到“示范”标准。建立办案流程管理、法制监督员工作规范及案件质量评查等制度,有效提升全市执法办案监督场所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五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忠诚警魂,大力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政治建警不动摇,教育引导全警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捍卫“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作风效能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巩固深化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认真落实从优待警,暖警惠警措施,组织健康体检、调休补休、走访慰问、开通民警就医“绿色通道”,多方面构建关爱民警的制度体系。持续加强典型选树和表奖力度,1个集体、3名个人分别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和“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5个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1名民警荣立个人一等功,6名民辅警荣立个人二等功,进一步弘扬了白银公安正能量,激发了广大民辅警的政治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

下一步,白银公安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切实发挥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平安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法治白银、平安白银大局中积极贡献公安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白银公安工作新局面。
中国网、甘肃日报、甘肃法制报、中国甘肃网、视听甘肃等省市11家主流媒体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答记者问
华夏文明导报记者现场提问:

请介绍一下白银公安机关2022年在维护网络安全、整治网络空间以及打击网络犯罪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明显工作成效?

白银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李秉锋: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部署,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围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和重点信息系统安全,全力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全年开展执法检查110次,下发整改通知书98份,行政处罚不履行安全义务的单位41家,有效消除了网络安全风险,提高了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方面,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继续加大网络违法犯罪打击和治理工作,共破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跨境赌博等网络犯罪案件399起,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424人,打击成效显著。在开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方面,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会同网信等职能部门,依法加强互联网生态治理工作,共约谈传播发布低俗短视频用户和直播网民22人,对其中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4人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有效整治了短视频发布和直播活动秩序。今年,白银公安网安部门将常态化开展此项工作,确保我市网络空间晴朗,培育引导广大网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宣传发布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

视听甘肃记者现场提问:

当前,花样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请介绍一下白银公安机关2022年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情况?作为普通市民应当如何做好防范?

白银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强明生: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积极构建“四专两合力”的打击治理架构,深入开展“云剑-2022”行动,不断提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合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反诈工作做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精准制定治理举措,从打、防、管、控、宣等方面综合施策、全面发力,推动各方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坚持预防为先。针对易受骗人群,结合频发案件类型,通过网、微、屏、播等宣传载体,采用“线上+线下”“大水漫灌+精准滴灌”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宣传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开展精准预警,拨打96110预警电话5万余人次,通过AI语音反诈机器人预警23.8万余人次,成功劝阻170余人次,发送预警短信7.5万余条,通过金钟罩警民联防平台预警5.8万余人次,最大限度减少发案。三是坚持以打开路。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打破警种壁垒,整合警种资源,形成多警联动的打击体系,整合优势警力,果断亮剑出击,深入推进“断卡”、“断流”等专项打击行动,不断在打深打透上下功夫。2022年破获省督案件6起,全链条打击案件3起。四是坚持综合施策。充分发挥联席会议职能作用,推动电信、金融等成员单位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积极构建全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反诈工作格局,通过定期通报、约谈等方式落实派出所主防职责,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合力不断增强。2022年,电诈发案、损失同比分别下降39%、26%,破案率、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分别上升39.6%、80.7%,全市打击治理电诈犯罪实现“两降两升”态势。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应当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做到“三不一要”,即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要及时报案。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管诈骗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来历不明的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不透露是指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信息;不转账是指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在转账汇款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一要是指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家人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或96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

甘肃法制报记者现场提问:

在公安工作中交通管理是联系群众最紧密的工作之一,请介绍一下白银交警在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白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张廷祯:2022年以来,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二十大交通安保为主线,以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抓手,以创新现代交通治理为理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以赴打好“五大仗”、做实便民服务,努力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为群众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而不懈努力。一是打好隐患歼灭仗。坚持固本清源,纵深推进重点道路、车辆和驾驶人及事故隐患的源头治理工作。充分发挥道安委平台作用,利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协同共治”的工作机制,开展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行动。共治理事故多发路段11处,建成减速带349处、“五必上”治理70处、“三必上”治理72处。持续推进重点车辆及驾驶人源头隐患清零和重点运输企业监管,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开展联合约谈46次,集中整治高风险运输企业583家次。危货车辆非法改装整治做法在全国交通应急管理工作视频会上作经验交流。以国道109线综合整治为契机,纵深推进全市国省道路治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治理成效明显。二是打好秩序净化仗。紧盯路面主战场不放松,落实“四位一体”防控机制,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聚焦重点时段、路段,依托各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集中统一行动,严查酒醉驾、无证驾驶、“三超一疲劳”等易肇事肇祸违法行为,有效净化路面秩序。充分发挥农村“两站两员”作用,落实教育劝导措施,提升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全年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0.53万起,查处各类重点违法行为2.52万起,其中,酒醉驾1251起,超速3543起。纵深推进“一难两乱”专项整治,新增停车位67处3645个,整治改造停车位167处1.26万个。三是打好信息制导仗。结合实战需要,构建了以事故预防为主线,指挥调度、研判分析、警情处置、违法打击、勤务监管、服务群众为主体,多种数据监测、工作推动、服务保障于一体的“1+6+N”公安交管指挥运行机制。实现全要素风险感知、全能力研判支撑、全区域作战合成、全层级指令通达、全贯通调度指挥。2022年,利用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指挥调度一线警力共查处假牌套牌22起,故意遮挡号牌13起,“两客一危”夜间禁行184起,通报并处理各类报废车18辆。四是打好宣传攻势仗。充分发挥交通安全宣传“软实力”作用,紧紧围绕主责主业,融合采用“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利用“两微一端一抖”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发布警示案例、违法曝光、安全提示等宣传作品。开展“美丽乡村行” “一盔一带” 等主题宣传活动1800余次,制作推送新媒体作品3000余条,曝光类信息180余条,制作事故专题警示录2部,建立农村地区“警邮”合作机制,利用全市96家邮政服务点打造宣传阵地,宣传触角进一步延伸。五是打好协同共治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将其纳入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内容一体推进,先后9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动解决制约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坚持道交委实体化运行,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道安委主抓,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主推,道安委其他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的“1+3+N”运行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做实通报、曝光、督导、追责四项工作,联合开展事故深度调查8次,追究相关责任人31人、责任企业19家,有效倒逼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从源头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六是做实便民服务。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公安交管 “放管服”改革,全面贯彻执行交管便民利企措施。2022年,共在全市5个派出所开设交管业务“一窗通办”窗口,深入推进交管业务网上办、自助办,全年网办业务达89.3万笔,占业务总数的68%。围绕服务疫情防控大局,落实疫情防控期间6项便民利企措施,大力实施“延期办”、“容缺办”,恢复线下业务办理后提供延时服务,最大限度为群众企业纾困解难,有效解决业务积压问题。
2022年,白银公安交警坚持事故预防“控大”与“减量”并重,聚力推进“五大仗”,做实便民服务,积极防范化解人、车、路、企和环境等风险隐患,事故预防成效明显,事故四项指数同比全面下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