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GSD0104/2020-00546 生成日期: 2020-04-03
文       号: 关键字:
所属机构: 市科技局 发布机构: 白银市科学技术局
《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 技术制高点实施方案》政策解读访谈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0-04-03 00:00
浏览次数: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技术制高点实施方案》。省科技厅巨有谦副厅长接受专访,对《实施方案》进行政策解读。
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技术制高点实施方案》,请您介绍一下制定印发《实施意见》的背景。
巨有谦: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牵挂和关心;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我省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甘肃发展的最大机遇是“一带一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应运而生;2015年,按照中央赋予甘肃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省委、省政府准确研判甘肃发展形势,把握机遇和挑战,于2015年制定《甘肃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全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重点任务和项目清单,明确提出了围绕一大构想,着力构建三大平台、六大窗口、八大节点城市,推进五大重点工程建设的发展战略。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奋力抢占“一带一路”建设五个制高点,着力打造面向中西亚、南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高地、交通物流集散枢纽、科创中心、信息汇集中心和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通道和生态屏障,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较强的科技优势、突出的资源优势和较为完备的特色产业体系,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目的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科技创新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当前,已进入“十三五”收官和谋划“十四五”的关键时期,统筹我省科技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融合互动,奋力抢占“一带一路”技术制高点,打造人才驱动、跨界融合、载体支撑、区域协同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高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显示度,是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然之路。
问:请您谈一下制定《实施方案》的整体考虑是什么?
巨有谦:制定《实施方案》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的总体部署。
《实施方案》共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其中,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部署了8项主要任务,提出了5条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整体考虑:
一是站位要高。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甘肃发展的最大机遇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为遵循,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刘鹤副总理对甘肃科技工作的具体要求,坚持以甘肃所长对接国家所需,在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动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战略性、前瞻性谋划部署,结合省域科研资源打造“一带一路”技术制高点,对加快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引领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首当其冲。
二是格局要大。全面落实唐省长关于“把握好科技创新的大方向、运用好科技创新的大平台、对接好科技创新的大战场、建设好科技创新的大队伍、营造好科技创新的大环境”重要指示精神,优化用好创新要素供给配置,选准选好科技创新突破点,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优化人才项目支持结构和布局。
三是视野要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甘肃发展总体要求,大力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以全球视野谋划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优化多层次的开放合作环境,集聚国内外的创新要素和资源,塑造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聚集区和源发地。
四是举措要新。要出好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一特色牌,打好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走出去和关键共性技术引进来这一主动仗,以提升科技贡献率为目标,加强战略性、前瞻性谋划部署,突出融入“一带一路”,提升技术创新高度,强化创新体系效能,增强科技服务质量,围绕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和自主创新与协同攻关紧密配合,着力形成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共同发力的局面。
问:请您介绍一下《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提出的主要目标?
巨有谦:通过优化布局、加速突破、打造高地“三步走”方针,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融合互动,在全方位的创新网络中发挥“一带一路”黄金通道强有力的辐射引领作用。
2020年要实现各项工作全面布局,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环境全面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支撑引领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质量实现新跨越,创新人才规模与质量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
到2025年,要建立完善的科技政策体系,形成高效的现代创新体系,区域创新发展功能更加集聚,开放创新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建成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形成西部高端产业研发集聚区和协同创新示范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
到2035年,甘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更加强化,创新优势和区位优势凸显,国内外创新要素和资源集聚,创新服务功能和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体系,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
问:《实施方案》都有哪些主要任务?
巨有谦:按照《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的总体部署,《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我省面临的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充分结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开放合作特点,安排了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并细化了40项具体内容。
一是建设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我省与中科院共同向刘鹤副总理呈报了“关于改善优化甘肃省科技生态环境的汇报”,提出了建设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通过在我省布局同位素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文物保护创新研究中心,建设西北生态环境资源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及推动国产重离子治癌装置产业化和加快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打造西部地区绿色崛起的创新引擎,建设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的制高点。
二是加快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突出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政策协同和叠加效应,形成可复制的政策体系和创新模式,发挥技术研发协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跨区域开放合作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加快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建设。借力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高端智库,建设知识产权数字化产业集聚区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推动以知识产权为主要支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是构建十大生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结合的现代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基地,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工程,加快推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跨界创新和应用。构建技术创新合作网络,推进东西部科技扶贫协作,加强与南向通道沿线地区开展科技合作与技术服务。
五是推进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加快丝绸之路信息港建设,加强重点国家技术需求研究,面向六大经济走廊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立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机制,积极争取与国内外创新主体深入合作,加强与中科院战略合作,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新型兽药研发及疾病联防联控方面合作。
六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现代科技服务体系,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甘肃省种质资源库信息化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数据中心在兰白自创区布局,建成运营兰州新区云计算数据中心。
七是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率转移转化。成果转化效率低是长期制约我省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化服务平台,建立中试合作机制,提升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能力,转化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科技成果。同时,要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合作基础,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组织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加快“引进来”协同创新、“走出去”示范转移力度。
八是强化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吸引、培养、稳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为融入“一带一路”打造技术制高点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要实施更具吸引力的国际人才集聚政策,创新人才聘用、流动、评价激励等体制,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加大本土创新人才培育力度,统筹我省各类人才计划,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加强重点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做大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体量,形成多层次的创新人才队伍。
问:落实《实施方案》,有哪些具体措施?
巨有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技术制高点要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协同融合,要着力实现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与科技优势共同发力,是一个以体系建设为支撑的系统工程。下一步,省科技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区域协同、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靠实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合力推动《实施方案》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一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刘鹤副总理对甘肃科技工作的具体要求,组织立项建设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和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和创新基地落地甘肃,多领域打造创新引擎和领跑发动机,推进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二是发挥好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省“要发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的带动作用,实行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作为全省的重大战略,与推进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统筹谋划,积极构建西部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新机制和跨越发展的新模式,打造体制改革先行区、产业发展支撑区、人才资源集聚区、科技合作辐射区、成果转化示范区、生态建设引领区,是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技术制高点的领头羊。
三是坚持以国际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用足用好各类支持政策,优化创新要素供给配置。落实省委省政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和《甘肃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实施方案》,制定印发了《甘肃省建设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骨干带动作用,坚持“项目+基地+人才”的工作模式,健全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机制,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4项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鼓励和支持我省各类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四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支持。在财政资金的撬动下,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金融企业、各类投资基金加大了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实施专利质押融资,联合设立创新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资金引导作用,强化创新链各环节的投入保障,深化科技与金融机构合作,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鼓励科技型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开展集团内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推进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融合。
五是完善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健全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制度,对重点目标、重点任务和支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和定期考核,依据考核评估结果调整完善相关政策。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健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完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