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0MB14868666/2022-167760 | 生成日期: | 2022-08-11 |
文 号: | 关键字: | 民族,活动,群众,开展,团结 | |
所属机构: | 市民宗委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靖远县坚持“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
信息来源:市民宗委
发布时间:2022-08-11 00:00
浏览次数:
|
|
|
|
近年来,白银市靖远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打造相互嵌入式“共居”环境 结合“五治融合”专项行动,建立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积极引导各族群众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在民族大家庭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持续推进各民族在更深层次交往交流交融。 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为重点,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社区、企业、学校及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单位设立联络员,建立健全了常住及流动少数民族人口信息库,形成了社区民族工作有人抓、业务有人干、信息有人写的良好局面。 营造学在一起的“共学”氛围 深入开展“三进”“三结合”活动,即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活动,将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德育工作、家校工作相结合,引导各族学生及家长全社会树牢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先后在靖远县回民小学联盟、靖远县第二幼儿园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在县博物馆举行第二届“不凡之城靖远历史文化知识竞赛”,在滨河社区儿童服务站开展了“民族团结入童心”主题教育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在少儿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金种子”,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价值的认同。 形成互惠发展的“共事”模式 以同心协力为基点,创造各族群众“共事”的工作条件,建立完善服务少数民族机制,着力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司法调解、养老托幼、帮学助困、扶弱救残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实体经济吸收少数民族群众和贫困户就业,大力实施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全面实施就业技能提升工程。2020年以来,全县转移就业6余万人次,技能培训1.1万人次。 开展形式多样的“共乐”活动 深入开展各族群众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和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拓宽多元主体参与渠道,创新形式和载体,着力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平台。连续19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百场万人”下基层大宣讲、民族团结宣传“三下乡”活动,举办枸杞采摘节、大庙梨花节、小口大枣采摘节、“岷漳情·花儿会”等一系列,多层次、全方位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到各族干部群众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