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0013911479M/2022-124731 | 生成日期: | 2022-11-15 |
文 号: | 关键字: | 农业,农村,推进,工作,建设 | |
所属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151号提案的答复 | |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11-15 09:51
浏览次数:
|
|
|
|
民革白银市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以绿色发展引领我市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膜回收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为重点方向,积极构建安全、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生态支撑。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以最严要求积极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按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要求,严格防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采取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完善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履行主体责任,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等方式,落实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养殖户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6%,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2021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6.77%。二是持续提升农膜回收及尾菜处理利用。按照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农民积极参与、资源循环利用的思路,统筹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全市从事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的各类企业达14家,建设乡、村回收网点87个,培育专业化回收组织51家,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2021年,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3%,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47.14%。三是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统筹考虑作物增产与面源污染防控,持续推进“三新”化肥减量增效,坚持以产定肥、按需用肥,减少过量施肥和盲目施肥,引导农民种植绿肥、积造农家肥、施用微生物肥料等,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等社会化服务,提高科学施肥技术到位率,推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全市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日趋合理。制定印发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以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防控措施为主,提高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全市统防统治组织达到54个,统防统治覆盖率44%以上,农药利用率达41%。2021年全市农药使用量(商品量)849.24吨,比2020年的871.65吨,减少了103.11吨,减少10.58%。四是不断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把秸秆禁烧工作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主要工作来抓,先后印发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关于农作物秸秆焚烧等工作的督查通报、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等文件,建立秸秆饲料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清洁能源化、基料化利用进程。在城郊区和高扬程灌区,切实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因地制宜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和“果沼畜”“菜沼畜”等循环生产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解决秸秆随意堆放腐烂、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坚持以最强举措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大力推进“风貌革命”。坚持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巩固提升村庄清洁行动治理成果,全市村庄人居环境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有序。截止6月底,全市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7万余吨,清理村内水塘404口,清理村内沟渠6435公里,清理村内淤泥2894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万余吨,清理乱搭乱建、烂墙烂圈等2092处,清理积存垃圾1万余吨,整齐堆放秸秆、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1.2万余处。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城镇、城郊污水管网覆盖到的农村,推广水冲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在川道地区、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推广三格化粪池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在干旱山区、高寒地区及偏远、群众居住分散的村庄,推广卫生旱厕。组成专项督查组,对各县区问题厕所进行排摸,并督导检查新改建卫生户厕。2022年计划改厕40250座,截止6月底,各县区已建设21429座,完成率53.24%。纵深推进“垃圾革命”。不断完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保洁有人员、堆放有场地、运输有车辆、处置有去处”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完善农村垃圾“户集中、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着力解决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运转不规范问题,截止2021年,全市共有各类农村保洁员8656人,垃圾保洁收集运输车1260辆,建有垃圾池1966座,配备各类垃圾箱5824个。一体推进清洁能源改造。积极组织申报2022年省级农村绿色低碳村庄示范项目,结合白银市农村绿色低碳村庄利用需求,择优推荐白银区水川镇五柳村、平川区黄峤镇神木头村、会宁县甘沟镇田坪村、靖远县糜滩镇胜利村申报2022年农村绿色低碳村庄示范项目。项目资金已下达,全市共72万元,其中市级2万元,平川区30万元,白银区、会宁县各20万元。持续加大农村地区新型节能炉、节能炕等冬季清洁取暖设备推广应用。全市现有太阳能热水器3.13万台,太阳灶1.5万台、节能炉具8.74万台。 (三)坚持以最高标准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大力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建立了农办牵头抓总,各职能单位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先后出台《白银市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意见》《白银市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一带两区三线”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具体措施,确保2023年创建景泰县省级示范县,靖远县、白银区市级示范县。2022年,计划创建13个省市县级示范乡镇,创建100个省市县级示范村。二是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进一步发挥村庄规划指导约束作用,以确定的省市县级示范村规划编制为重点,分步编制、分步报批,2021年编制村庄规划212个,2022年计划编制村庄规划139个。明确“突出特色、典型示范,串点连线、分层推进”的乡村建设思路,将全市702个行政村划分成特色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观光型、三产融合发展型、特色文化赋能型、生态康养休闲型、生态文明小康型等6种建设类型。三是突出抓主抓重,聚力抓好项目建设。以改造提升、完善功能为着力点,进一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积极谋划项目,结合农民群众实际需要,对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各县区、各部门积极衔接沟通,实施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2021年,全市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开工建设项目482个,完成投资8.2亿元。2022年,全市乡村建设示范行动计划投资5.42亿元,已完成投资1.66亿元。 二、工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在甘肃调研时提出的“八个着力”结合起来,认真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文件精神,正确处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按照“各负其责、立行立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立足长远、健全机制,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的原则,突出绿色发展引领,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加强农村面源污染和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推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绿色循环现代农业转变。 (二)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扎实履职,年初制定印发《2022年全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要点》,明确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涉及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责,结合2022年农业农村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等工作,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成立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机关相关科室和局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三)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宣传引导。有效运用各类媒体,加强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了广大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从业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利用“白银农业农村”公众号平台等继续加大对典型经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了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局在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户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我市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各县区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地块零碎的问题比较普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以小农户为主,部分生产经营主体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重生产、轻治理,重发展、轻环保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点多面广,巩固治理成果、严防问题反弹的任务还比较艰巨。二是农业面源污染方面一些老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农药减量控害方面,绿色防控工作比较薄弱,覆盖率较低,多数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接受能力较差,仍然依赖化学防治。再比如,化肥减量增效方面,果蔬等经济作物施肥量仍然偏多,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种植品种、收获部位不同,需肥规律复杂、供肥差异较大,加之经济作物收益较高,施肥量仍然偏高。再比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部分养殖场存在粪污处理设施与养殖规模不匹配的问题,主要是在最初建设养殖场时,对粪污处理设施容积测算不准确,粪污处理设施与养殖场发展规模不配套、不匹配,导致对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资金投入少,存在堆粪场容积小、污水池容积小、粪污存放时间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资金投入有待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来源于中央、省、市、县四级,其中中央、省级财政配套奖补金额较低,市县财政紧张暂无专项资金支持,造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户厕奖补、垃圾清运设施配备等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总结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形成的典型经验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履行新时代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能职责,坚持在工作措施上再加力,在责任履职上再加强,在任务要求上再明确,在巩固成果上再提高,全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尾菜处理利用、废旧农膜回收等工作,牢牢守住绿色生态这条底线,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关注,希望继续对我市“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白银市农业农村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