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食品科技之食用植物油篇

发布时间:2023-03-17 20:25

来源:白银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浏览次数: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句谚语道出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七件事。其中食用油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白银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从产品标准和检验检测知识入手,带您了解食用植物油。

1.产品种类和标准

食用植物油是以食用植物油料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油脂。市面上常见的食用植物油主要包括亚麻籽油(胡麻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食用植物调和油等。食用植物油一般按照产品类别执行各自标准,例如纯菜籽油执行GB/T 1536-2021《菜籽油》、纯亚麻籽油(胡麻油)执行 GB/T 8235-2019《亚麻籽油》,也可执行 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标准。目前食用植物调和油产品执行标准多是企业标准,部分执行GB/T 40851-2021《食用调和油》。消费者可根据产品的执行标准选择符合需求的产品。

2.食品安全指标解读

为确保食用植物油的安全,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对其过氧化值、酸值(价)、溶剂残留、苯并[α]芘、黄曲霉毒素B1等指标进行检验检测。一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食用植物油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较好,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过氧化值是油脂氧化酸败的早期指标,反映油脂是否已被氧化而变质。若长期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植物油,其油脂氧化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能破坏人体细胞正常生理功能。酸值(价)主要反映植物油中油脂酸败的程度,酸值(价)超标表明该食用植物油已无食用价值。油脂酸败产生的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但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明显辨别出其有哈喇等异味,须避免食用。溶剂残留常见于采用浸出法或预榨浸出法加工生产的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量超标,不仅会降低油脂的品质,而且其中的苯和多环芳烃类等有害物质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损害。溶剂残留不合格的植物油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浸出溶剂去除不彻底所致。苯并[α]芘是一种多环芳烃,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植物油中苯并[α]芘超标,可能是油料加工过程中反复蒸炒或将油料炒糊、原料储存不当或晾晒不当污染导致。黄曲霉毒素B1是强致癌物。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植物油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3.科学选购和食用

注意标签标识。消费者可以从标签标识上查看食用植物油名称、制作工艺、质量等级、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地址等信息。国家标准规定,由两种以上的食用植物油调配制成的食用油,必须在标签上统一标注“食用植物调和油”以及调配比例,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购买食用植物油时,一定要在正规商超购买,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散装食用植物油质量和安全性难以保障,不建议选购。

注意烹饪方式。食用植物油在有氧、高温的环境下不但会破坏营养成分,还会发生聚合变质,产生有害物质。所以在高温加热或煎炸后的食用油不建议反复多次使用。

注意储存条件。尽量选择小包装食用植物油,使用中本着“先买先用,用完再买”的原则,家中不宜贮存过多的食用油。食用植物油的储存最好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高温和潮湿。如果食用植物油放置时间过长,临近保质期,在使用前打开瓶盖,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刺激味)的可以食用,如有异味不可再食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