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景泰:查处一起食品宣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违法广告案

发布时间:2025-07-28 15:26

来源:景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

一、案情简介:景泰县某公司在某食品店(小程序)发布的食品广告“平川藜麦”中含有“助孕,改善酸碱平衡,保护心血管,每日以藜麦作为早餐可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生。预防2型糖尿病”等内容。上述广告内容将普通食品“藜麦”宣传具有影响生理机能、预防和治疗特定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以及影响生育功能(助孕)的作用。广告内容是该公司参考了网络科普文章,未经广告审核上传以上内容。景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上述广告行为,构成了在食品广告中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局责令当事人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依法对该公司作出了罚款的行政处罚。

二、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规定:“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三、典型意义: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在普通食品广告中违法宣称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案件,具有重要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1.严守法律红线,食品广告不得“越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广告宣传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即绝对禁止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表述。任何暗示或明示食品具有药品功效,如“治疗XX病”“预防XX症”“改善XX功能”(特指医疗功能)“助孕”等,均属严重违法行为。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并严格遵守这一法律红线,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合法、科学。

2.破除伪科学概念,净化宣传环境。本案中出现的“改善酸碱平衡”等说法,是典型的缺乏科学依据的伪健康概念。此类宣传不仅误导消费者,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严厉打击利用伪科学概念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理性的健康消费观念。

3.提醒经营主体,诚信守法经营。该案的查处再次警示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将诚信守法经营放在首位。任何企图通过虚假、夸大宣传,特别是违法宣称医疗功效来误导消费者、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企业应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以真实、准确的信息进行宣传,方能赢得市场信任,实现长远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