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GSD0119/2020-03177 生成日期: 2020-09-10
文       号: 关键字: 关于对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64号的答复
所属机构: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机构: 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关于对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64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0-09-10 00:00
浏览次数:

关于对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64号的答复

尊敬的周国强、魏怀玉、马兰、雷永珍、车顺平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建设全国性的纪念长征历史综合博物馆的建议”已收悉,在此,非常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市红色革命文化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代表建议,非常契合会宁红色革命文化发展布局

首先,各位代表提出的建议,非常契合会宁县红色革命文化的发展和会宁县大景区旅游发展格局,也非常契合国家发展战略。201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明确,要根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方案》下发后,省、市、县立即开展相关工作,并成立机构,明确工作责任。经我局同省、市、县各相关工作部门多次衔接争取,已将会宁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纳入到《甘肃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规划》。

二、基础扎实,会宁县红色革命文化旅游格局已经形成

20多年来,会宁县累计投资9000多万元用于会师旧址的修缮和保护。尤其是2006年,先后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将会师旧址由1.6万平方米拓展到4.3万平方米。随着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理机构的不断升格,管理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为核心区的会宁红色旅游的影响力迅速提高,其管理范围已经由核心区域扩散,形成上至桃花山,下至祖厉河,中有会师旧址、纪念馆,南有长征胜利景园、大墩梁红军烈士陵园暨南部风景旅游区,北有汉唐街、钟鼓楼、状元历史文化园的大景区旅游格局。

实施长征博物馆建设项目、建设全国性的纪念长征历史综合博物馆将极大地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景区的接待能力、提高景区知名度。该项目建成后对于全面提升会宁县的旅游产业水平,整合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会宁县地区的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积极争取,高质量建设会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会宁县已编制完成《甘肃会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该项目本项目占地面积约216.5公顷,总建筑面积250720平方米。以红军会师为核心,链接长征主题,突显红色文化;引申丝路旋律,带动复兴之路,助力富强中国梦;追溯始祖文脉,光耀华夏文明,涵盖民俗传统。主要建设内容为:“一址一院一镇两园”。长征博物馆建设项目做为甘肃会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的一个子项目,计划在会宁红军会师旧址拓展后的北侧建设一座全国性的纪念长征历史综合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5万㎡,布展面积2万㎡。展陈内容主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25军在长征过程中留下的战斗遗址遗迹及历史文物,展示长征历史,同时进行有关长征历史的研究并利用文物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真实再现红军长征历史事件。该项目,市、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将积极争取立项实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建设全国性的纪念长征历史综合博物馆为契机,以旅游开发为龙头,对会宁进行多全面的相关配套产业的重点开发,完善社会化红色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基层公共文化发展,创新会宁新兴产业的开发,对会宁的城市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和升级,提高会宁县红色参观、教育、旅游服务水平,树立“长征丰碑、红色陇原”甘肃红色旅游新形象,提升会宁的整体形象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会宁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红军长征精神最重要的教育基地和华夏文明传播的重要中心。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白银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黄大鑫

联系地址:白银市白银区兰州路156号(广电大厦)

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0年9月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