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87处,敷设各类农村供水管道3.7万千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集中供水率达98%,自来水普及率9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集中供水率89%,自来水普及率84%),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达到88%以上,超过全省2025年工作目标64%的24个百分点,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农村供水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市、县水务部门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同时,把“冻管”防治作为冬季供水主要任务,抢前抓早做好防冻保供工作,力保冬季农村供水稳定,以扎实工作和务实成效迎接国考。主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筑牢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市水务局将重点任务分解到具体科室,责任到人,定期调度。通过召开全市农村供水工作推进会、座谈会和现场推进会等方式,再安排、再部署,不断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定期汇报,不定期督导,压茬推进工作落实。全面靠实县区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向乡、村两级延伸,落实村级水管员727名,实名制管理,动态调整,加强考核管理和技术培训,持续提高“最后一米”管护水平;各级投诉问题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3%。时时做好“抗大旱、抗久旱、抗严冬”的准备,市、县水务部门高度重视防冻工作,把“冻管”防治作为守牢不发生系统性供水风险的底线屏障,强化风险意识,结合实际,提早采取科学应对措施,防范农村供水管网冻阻,保管网畅通供水稳定。
二是加快建设进度,补齐工程短板。今年以来,争取落实中央和县级财政整合资金1.06亿元,实施提升改造项目35个,改造敷设各类供水管网总长度1262.3公里(干管99.8公里,村级管网633.5公里,入户网管529公里),新建水池20座,改造各类阀井1370座。其中:列入为民实事农村供水工程6处,总投资2966万元,我们采取旬通报、月调度、季会商等制度精心组织实施,细化措施、坚持以日保旬,以旬保月,按期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组织实施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对10处农村供水工程水源水质及净化消毒设施进行提升改造。针对年久失修,压力等级标准较低的供水不稳定管网、设施以及农村供水“卡脖子”问题,争取了581万元中央维修养护资金,对90处农村供水工程进行维修,补齐工程短板,进一步提高了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三是防范精准务实,落实应急保障。对今年遭受了暴洪灾害冲刷、道路平整硬化等情况覆土层厚度发生变化的管线,我们做到逐一排查,对达不到冻土层厚度的,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做到提前防范,改造隐患“冻管”243公里,自来水新入户1432户;健全完善冬季供水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安排指导各供水单位抢修人员、机具、车辆24小时备勤,一旦出现管网冻裂、漏水等故障,采取拉水、送水等应急措施,坚决保障影响区群众的生活用水。指导县区制定完善应急供水预案,编制县级应急预案11个,编制供水工程应急预案30个,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或特殊情况时,通过应急措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组建应急抢修队伍41个210人,配备抢修车辆58辆,配备应急供水车31俩。引导鼓励群众做好水窖等单户储(蓄)水设施的清淤、管护工作,做到有备无患,保证水窖长期有水,提升抵御自然灾害,抗风险的能力。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做好设施保护。加大《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白银市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指导意见》宣贯力度,市、县水务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刊印宣传册(单)、微信群、设置温馨提示牌等方式,不断加大入户设施防冻知识和经验宣传,市、县水务部门微信公众号宣传点击量突破2万人,全市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达5万份以上。引导群众定期检查水管出水情况,并督促群众提早采取苫盖、包裹等措施做好入户设施防冻保温,确保防冻措施到位,及早消除末端冻阻隐患。要加强行业内部、供水单位、运行管理人员内部宣传,强化农村供水政策的普及,形成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有人巡、有人管,全民防、户户通的冬季稳定供水模式。
五是强化供水调度,确保水源稳定。今年6月以来,我市部分区域降水偏少,为防范旱情持续,牢固树立“抗大旱、保民生”的思想,优先保障群众饮用水需求,因地制宜,采取错峰定时供水、拉水和送水上门等方式,分批次为203户饮用水窖水的群众拉水送水199车次,解决了854人、3626头牲畜的用水困难。及早谋划应对可能发生的今冬明春连旱情况,加强协调调度,从供需两侧发力,一方面千方百计做好储水调度,增强水源稳定性,冬灌结束前,调蓄池储水量已达到560万方以上,完全能够保障今冬明春两季农村居民用水需求,另有12处供水工程直接从黄河取水,供水水源稳定,冬季取水有保障。另一方面引导用水户提前做好储水准备、装水入窖,提高安全用水、节约用水和有偿用水意识,营造良好用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