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农村居民福祉,是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大事,也是各级各部门高度关注的重点。为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市纪委监委关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部署要求,着力解决农村供水领域突出问题和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确保两项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市水务局成立了工作检查指导组,于4月14日-22日深入会宁县新庄塬、韩集、柴门、太平、翟所,靖远县北湾、乌兰、石门、双龙、兴隆、永新、北滩,平川区种田、复兴、黄峤和景泰县喜泉等15个乡镇24个行政村开展检查指导,通过入户走访部分农户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实地检查各县区农村供水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同时,围绕“农村供水秩序明显好转,供水违规违纪行为明显减少,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农村供水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供水保障率四项评价指标稳步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断提高,群众投诉数量不断减少”六大目标任务,从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运行管护、供水服务保障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工作指导,切实帮助解决农村群众在饮水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下一步,全市水务部门将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工作,把全市农村供水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强化整治担当,压紧整治责任,统筹工作力量,集中精力再攻坚,推动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针对在项目建设、运行管理、服务保障、机制建立等环节存在的短板弱项,全面查找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深入分析研判,持续强化工程建设,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形成从“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全过程农村供水保障体系。一是以“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县域统一管理和专业化管护)为重点,推动规模化工程建设,对小型供水工程进行标准化改造,通过管网延伸,逐步压减依靠集中供水点和水窖水供水人口,确保年底前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以上。二是督促指导县区认真落实农村供水各级管护职责,特别是靠实乡、村两级及水管员管护责任,充分发挥县区人饮站牵头抓总作用,持续强化技能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升农村供水“最后一米”管护水平。三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修订完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制度,加强对农村供水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日常监督检查。同时,加强投诉问题受理力度,严格落实“两小时内回应,次日内回访”服务承诺,全力减少投诉问题数量,提高群众满意度。
供稿:建设管理科 | 马慧娥
审核:包宏
审定:雷中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