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013911452X/2023-00033 生成日期: 2023-08-04
文       号: 关键字: 应急,公共卫生,建设,控,体系
所属机构: 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机构: 白银市人民政府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93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3-08-04 16:26
浏览次数:

九三学社白银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和进展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疾控体系运行机制不够畅通,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配备不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有待完善,卫生应急队伍和保障能力建设还需加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供给和战略储备有待加强,在突发重大事件中的舆情应对机制和能力还需加强;数据共享和转化运用渠道不够畅通,科学研究、疾病控制、治疗救治协同性还不够等问题。全市卫生健康部门积极落实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并利用国家、省级相关项目,建设符合我市工作实际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一是规范工作程序。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下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目录及标准,规范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质量。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强体系能力建设。从实验室、发热诊室建设和改造上下功夫;建立卫健、疾控、医疗等多部门多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逐步实现医防融合的“信息通”,从而不断提高全市应急决策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培训项目,加强我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高层次人才建设,进一步提高业务人员业务水平。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您在建议中提出的四条建议(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主体作用;坚持平战结合、采储结合,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物资的战略储备制度;加快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现代化信息系统),符合我市当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具备可操作性,我们将认真吸收借鉴,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坚持党委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应急防控工作的领导和政府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应急防控工作的统一调度指挥。继续巩固疫情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权威高效、响应顺畅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和管理格局,及时研究重大问题,制定应急响应措施。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并建立定期修订制度,细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积极开展应急处置。提升业务部门防控能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开展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

(二)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主体作用。重组调整白银市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防控队和白银市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置队等2支应急处置队伍,覆盖趋势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领域,每年组织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全面提高快速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定期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及考核,提高应急处置队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应急处置有效开展。市、县区疾控中心参加国家、省级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6期34人,参加甘肃省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培训班4期8人,参加省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系列培训班多期;市疾控中心每年举办传染病疫情流调和处置技能培训班,举办全市疾控机构信息技术骨干人才培训班1期16人,全面提升了疾控人员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公共卫生监测、干预措施研究、项目设计与评价、公众沟通交流、信息分析和科学研究等综合技术能力,将会在推动市、县级疾控事业发展、保障公众健康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经过三年的疫情现场处置,三公(工)混编流调队伍已初具规模,疾控队伍的专业化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加大卫生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为满足全市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要求,市工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白银市市级应急医疗物资管理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统筹的管理体制,建立市县乡三级储备与医疗机构储备相结合的新型医疗物资储备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储备品种、规模,有计划地采购和补充应急医疗物资,并分类存放,按照程序,及时规范进行物资调拨,确保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随时调用,满足疫情防控需求。目前,市级应急医疗物资库共储备了金额为544.17万元的应急医疗物资,包含个人防护用品、消杀用品、应急被服装具、采样消毒测温器械、急救器械、药品等各类应急医疗物资,能够满足1个月使用,现有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经鼻高流量吸氧仪等设备种类和数量可基本满足临床使用;全市中成药储备共计12.22万盒,止咳类药物共计12.08万盒,预计可使用30天以上,综合医院中奈玛特韦、阿兹夫定等抗病毒小分子药物储备充足。

(四)推进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市卫生健康委委托市疾控中心开展白银市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横向打通疾控、卫健、医疗等多部门多机构之间的信息,逐步实现医防融合的“信息通”,从而不断提高全市应急决策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目前已完成硬件设备安装调试,建立了传染病症候群监测、公共卫生资源管理、实验室检测信息管理、可视化分析、传染病发病趋势研判、公共卫生动态监测等子系统和模块,正在全面完善和优化软件系统。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一)继续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向发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办等有关部门争取灵活的聘用、培养、引进人才的激励政策,完善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逐步落实配备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标准,不断优化传染病防治队伍人员结构,稳定基层专业人才队伍,鼓励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在基层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在职务晋升、评定职称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政策,解决卫生应急体系人才结构不合理、配备数量不足、人才断层危机等问题。

(二)进一步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落实。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继续完善防治措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投入长效机制,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三)持续推进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和优化白银市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的软件系统,早日实现医防融合的“信息通”。积极落实省级相关卫生应急的信息系统建设,并借此机会不断完善地我市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数据资源,多部门多机构联合分析,提高疫情监测预警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全市应急决策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王宇明

联系电话:0943-8836615

 

 

白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8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