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013911452X/2023-00035 生成日期: 2023-08-10
文       号: 关键字: 服务,健康,公共卫生,项目,管理
所属机构: 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机构: 白银市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3-08-10 16:54
浏览次数:

县区卫生健康局、财政局妇幼保健院,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健康教育所:

根据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关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甘卫基层函〔2023〕317号)要求,现就做好我市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资金保障

(一)明确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及用途。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89元(12项公卫服务内容根据人口因素法分配,人均80元;其他项目人均9元,按项目法分配,各县区资金根据项目任务下达),新增经费重点支持各县区强化对老年人、儿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20年—2022年累计增加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继续统筹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疫情防控有关工作,重点支持做实做细新冠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加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按照服务规范提质扩面,优化服务内容等工作。

(二)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市县要严格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足额配套市、县项目资金,确保人均补助标准及时、足额落实到位。要切实加快项目资金支付进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县级财政集中核算工作效率,及时批复基层医疗机构用款申请,确保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要使用财政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对项目预算指标、支付申请、支付凭证的全链条监管。要落实村医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0%的任务量,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落实补助资金。乡镇卫生院要按月对村医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并及时拨付财政补助资金,严禁拖延、克扣、挪用。各县区的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拨付及时性、支付进度等将纳入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重点内容。

二、明确重点工作任务

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种类和数量总体不变,各县区要重点在巩固做实现有项目,提升“一老一小”、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实效,改善群众获得感和感受度等方面强化落实。

(一)强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

1.做实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各县区要摸清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底数,建立并动态更新台账,做好本县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确保全市老年人健康体检率提升至85%以上(基数为统计局公布2022年底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数)。要加强上级医院或医共体牵头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报告分析和结果反馈,并根据体检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指导、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对于未在基层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基层医疗机构要主动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结合其他渠道开展健康体检的结果做好相应健康管理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继续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服务,对筛查结果异常的老年人,指导其到上级医疗机构复查。持续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生化检验雷同数据核查,做好质控,市卫生健康委将把核查结果纳入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

2.强化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各县区要根据《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做实做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要强化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和咨询指导、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预防、眼保健和近视防控、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导和干预,对发现异常的,要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或妇幼保健机构就诊,诊断或治疗信息要及时反馈基层医疗机构,并做好跟踪随访服务。要加强上级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提升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质量。

(二)提高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质量

1.加强慢病患者服务管理质控。各县区要充分发挥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等专家团队优势,引导上级医疗机构的专科医生参与慢病防治工作,加强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和服务提供,推动建立紧密衔接、上下联动、分层分级的慢病质控体系,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发现、建档评估、治疗随访、转诊服务等全程管理。对于血压、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和《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等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对于控制不稳定或不适合在基层诊治的,要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病情稳定后及时将患者转诊至常住地辖区的基层医疗机构接受后续的随访管理服务。对同时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要创新手段积极推进开展多病共管服务,提高健康管理协同服务、融合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持续提升慢病管理服务水平。各县区要组织基层医务人员通过基层卫生管理平台、“云鹊医”等培训平台,强化《国家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和《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的培训,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能力。要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牵头引领、帮扶指导作用,按照“以工带培、以培促学”的原则,加强对基层慢病管理人才的实践培训。

(三)提高电子健康档案利用效率和质量

1.提升电子健康档案质量。各县区要指导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动态更新、完善档案内容,确保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信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与本人实际情况相符,为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各项业务信息系统整合互通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保障。市卫生健康委将通过死亡居民档案信息核查和生化检验数据比对等方式,持续对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甄别,按季度下发通报,并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

2.提高电子健康档案调阅率。各县区要借助疫苗接种、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医药保健等服务手段,引导群众下载熟悉“健康甘肃”APP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查询功能,促使居民及时掌握个人医疗服务信息,并在就诊时告知接诊医生,提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调阅率。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电子健康档案“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的理念,结合“晒晒我的健康账户”、“口袋里的健康档案”等主题宣传活动,调动居民参与记录、更新、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积极性。

(四)统筹做好基层疫情防控。当前,新冠疫情流行风险依然存在,季节性传染病高发,各县区要高度重视,结合新冠疫情和传染病流行特点,加强统筹部署。要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哨点”作用,做好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要落实好国家免疫规划,加强疫苗接种人员培训,规范接种流程,严格落实“三查七对一验证”、健康询问、接种禁忌筛查、信息登记和接种后30分钟留观等措施,提高疫苗接种服务质量。要按照统一部署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目标人群接种工作。要结合《新冠重点人群管理服务与健康监测指南》,分类分级对重点人群服务落实“六个到位”,把重点人群防护工作做实做细,加强日常管理服务和健康监测,确保重症高风险人群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

(五)充分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县区要综合考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人口、地理状况等,科学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明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相应的经费额度,支持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的重点人群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签约服务,落实医防融合的综合性服务,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在开展绩效评价后及时拨付相应经费。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

三、进一步加强项目绩效管理

(一)合理制定绩效目标。各县区要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按照《甘肃省财政厅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的通知》(甘财社〔2023〕67号)中明确的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指标,逐级确定绩效任务并及时下达,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解量化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数(见附件),在全面完成管理任务的基础上做到辖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按发病率测算)应管尽管,市卫生健康委将按季度对各县区慢病患者实际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进行通报,并将通报结果纳入全省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要统筹把握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经费执行进度,定期登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平台报送项目进展,加强数据质量控制,确保半年度和年度任务如期顺利完成。

(二)优化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各县区要进一步发挥绩效评价的导向作用,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情况以及乡村医生补助落实情况、绩效目标落实情况、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和效果、电子健康档案利用效率和质量、群众满意度等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市卫生健康委将按照线上和线下评价相结合,日常监测和现场评价相结合,数量评价和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县区项目执行成效进行排名通报。各县区要坚持一、三季度督导、二、四季度考核制度,强化日常评价和年终评价相结合,建立日常绩效评价的常态化机制。

(三)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各县区要充分发挥绩效评价指挥棒作用,将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落实“奖优罚劣”绩效管理制度。市级将对各县区年度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并按照排名落实资金奖惩,通报结果将抄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绩效评价结果可通过向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专项报告的形式,在第二年度省级项目资金拨付中予以体现。县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当年绩效评价结果在次年核拨项目资金时予以体现。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项目管理。市县要全面落实“行政部门牵头抓、专业机构包项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准抓”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压力传导,逐级靠实项目监管主体责任。要将资金配套情况、拨付及时性、支付率进度等纳入市、县半年、年度项目绩效评价重点内容,盯紧抓牢,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按期保质开展。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落实“以评促改、以评促建”项目考核管理机制,强化督查问效,严格责任追究,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走深走实。

(二)强化项目宣传。各县区要全面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片以及各种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影响力和实施效果。各县区要全面建立健康宣讲队伍,并加强与村(居)民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协调联动,广泛开展基层健康教育宣讲进社区、企业、农村活动,提升群众公共卫生知晓率。市卫生健康委将遴选通报一批优秀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要持续抓好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促进项目,提高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和筛查质量。

(三)强化培训指导。市县要充分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业务培训、督导职能作用,建立“以培训提理论水平、以督导促实践技能”的常态化能力提升机制,切实解决基层医务人员服务技能欠缺,群众信任度低的问题。要加强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业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的审核把关,确保业务培训有计划、有侧重、有实效。要全面落实县级疾控、妇幼、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督导、培训主体责任,对基层医疗机构项目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追踪管理,强化质控和服务实效,提升项目执行规范性。

(四)强化激励保障。各县区要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指导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分配激励机制,调动承担服务的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要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等项目服务统筹提供,提高服务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域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的协同,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和绩效评价质量提供基础。对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团队内的医生,支持按照服务数量和质量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分配。

 

附件:1.202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应管理任务数分解表

2.   县区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到位情况统计表

 

 

 

 

白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白 银 市 财 政 局

                                  2023年8月9日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附件1

 

202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

应管理任务数分解表

 

                                                     单位:人

县区

65岁及以上

老年人任务数

高血压患者

管理任务数

糖尿病患者管理任务数

合 计

190995

167635

33607

白银区

38930

26294

9186

平川区

18615

15396

4709

靖远县

46155

50709

8380

会宁县

59840

49063

6113

景泰县

27455

26173

5219

 


附件2

 

_____县区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到位情况统计表

盖章:

(县、区)

2022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元,以本地区发文规定的标准为准)

2023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元,以本地区发文规定的标准为准)

2023年预算下达数

(含年初预算安排数和执行中调整预算数,以下达预算指标文件为准)

2023年资金实际下达数(万元,含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以国库支出数为准)

备注

小计

(万元)

中央财政

下达数

(万元)

地方财政下达数(万元)

本地区常住人口数(万人,以2021年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

2023年人均金额(元)

小计

省级

市州

县(市、区)

A

B

C

D=E+F

E

F=F1+F2+F3

F1

F2

F3

G

H=D/G

I

J

*区













*县













1.资金拨付日期分别截至2023年9月30日、12月31日,报送截止时间分别为2023年10月10日、次年1月5日。

2.资金未按序时进度到位,或在规定时间节点未完全到位的,请在备注栏说明情况。

3.统计表由各县区财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汇总后报送,需同时加盖县级财政、卫生健康部门公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