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白银要闻

白银市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专访白银市委书记苏君

记者:苏书记您好!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白银是如何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甘肃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

苏君:作为典型的多民族散杂居地区,白银自古以来便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通道。目前,全市辖1个民族乡、29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社区),有汉、回、满、东乡、藏等3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66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民族工作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历史方位,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形成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坚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贯穿新时代民族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首先,压紧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建立市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民族工作的机制和民委委员制度,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服务中心,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共建共享的民族工作格局。坚持把民族工作摆在全市工作大局中谋划推动,制定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措施,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全市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进。

坚持发展优先,不断夯实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物质基础。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金钥匙”,让各族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一方面,按照“三新一高”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393.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71亿元;另一方面,注重用好、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引导民族乡村因地制宜发展瓜菜、草畜、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等富民产业,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肉牛产业独具特色,“靖远羊羔肉”品牌蜚声省内外。全市7400名少数民族脱贫人口人均收入稳定在6000元以上,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目标。

坚持民生为本,持续凝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民心民意。我们始终坚持致力于增进各族群众福祉,用心用力用情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养老、住房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全市民族乡村实施基础建设民生工程380项,项目资金4.6亿元,有效改善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倾全市之力支持帮助靖远县富坪、新坪“花儿新村”各族移民群众,因人因户培育富民产业,建设日光温室1541座,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旅游旺、生态美、生活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坚持教育引导,着力营造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始终坚持把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长远大计和根本举措。通过搭建干部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平台,持续开展“百场万人”“进百村(社区)入万户”下基层大宣讲等活动,把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传达到千家万户,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发《和谐的基石——白银民族团结好故事》一书,拍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纪实专题片,引导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各民族居住生活、工作学习、吃穿娱乐、婚丧嫁娶等日常事务入手,让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涌现出景泰县靖安、昌林两村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等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故事。

记者:近年来,白银市积极融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大局,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请您分享一下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和体会。

苏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为高位推动这项工作,我们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市级44个部门各司其职,统筹推进示范市创建工作,形成了系统规范、运行高效、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2021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概括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打造一个提升带。围绕全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着力打造“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白银板块。

塑造五张品牌。举全市之力,塑造具有白银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红色传承“红色牌”、乡村振兴“绿色牌”、企业行动“银色牌”、现代教育“金色牌”、文明城市“特色牌”等。

实施六项工程。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精准滴灌、文化引领、“金种子”、精神家园、权益保障等六项重点工程。

开展“十进”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医院、进景区、进“两新”组织的“十进”活动,使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形式、内涵不断得到拓展和丰富。

培育百个示范点。在全市着力选树、培育100个以上的民族团结示范点。目前,全市获全国、全省和市级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达138个,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主题街7条、主题广场(公园)5个,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 17 个,白银区、靖远县、景泰县相继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

如今的白银,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深深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流淌在各族群众的血液里。

记者: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白银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如今,在白银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请问,白银市在用好红色资源,积极参与长城、长征、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显著成效?

苏君:红色资源是一个地方最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白银的红色资源丰富深厚,拥有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虎豹口、红山寺、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立足资源禀赋,近年来我们着力打造了西征英雄史诗、红色丰碑等一批精品红色旅游线路。2019年全市红色旅游接待人数385.77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11亿元。通过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打响红色品牌,白银市正在构筑民族团结的精神高地。

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加大对红色资源的搜集、保护和研究,黄鼎烈士墓、中共靖远县临时工委成立旧址等一批红色遗迹遗址相继得到保护,同时征集到各类红色文物实物400多件(套)。深入挖掘革命旧址中的精神内涵,先后发掘出毛泽东主席关于平川打拉池村正确处理民族事务的批示、红军会师途经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开展“满缸水”运动、白银各族群众支援红军等大量珍贵史料,并使其在创建工作中发挥了凝心铸魂的重要作用。

倾力打造红色品牌。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先后建成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红军长征革命胜利景园、西路军组成纪念园等21处红色旅游景点,其中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会宁干部学院、会宁红色小镇、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和会宁红军烈士陵园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会宁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城市”。2021年以来,抢抓长城、长征、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加快推进会师红色小镇、打拉池红色小镇建设,着力将其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大力培育红色文化。近年来,先后成功举办红西路军在景泰组成研讨会、纪念西征胜利暨打拉池会师8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编写、出版《红军会宁会师志》《西路军组成在景泰》《靖远革命史资料选编》《红色平川》等书籍,摄制并推出《大会师》《血脉》《不熄的火焰》等影视作品,突出展示了以会师精神和西路军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白银红色文化内涵。

2019年6月,白银市会宁县组织开展“传承红色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积极传承红色精神。注重发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参观和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文化洗礼。通过推动红色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课堂,打造出一批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活动、经典党课、经典培训,真正让红色资源成为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记者:展现新作为,喜迎二十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团结一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新征程中,白银市还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苏君: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工作部署的开局之年,做好民族工作意义非常重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全力推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延伸。

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校主体培训班课程体系内容,定期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教育培训班,实现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全覆盖,推动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决策部署在白银落地见效。

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纵深推进创建“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行动,把全市沿黄河4个县区19个乡镇、4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8个红色教育基地及29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社区)打造成为白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核心带。每年保持2-3个单位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实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新发展、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全覆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重点突破目标。

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石榴籽”工程,持续深化“十进”活动,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文艺汇演、民族理论政策法规万人竞赛等系列活动。加快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建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全市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大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民族工作,深入开展全市民族领域法治宣传教育,健全完善调解联动工作体系,依法保障民族团结和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