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银市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从“两个结合”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强化“六个坚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历史方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民族工作的部署要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开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银的时代篇章。
牢记“国之大者”,谋在新处争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擎旗手
坚持把民族工作摆在全市工作大局中谋划推动,制定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推进民族工作架梁立柱、夯基垒台、行稳致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建立民族工作定期研究、重大问题请示报告、重大任务跟踪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听取民族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市委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督导检查,有力推动民族工作纳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各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紧扣“责之重者”,抓在要处着力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抓五联”推进“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联创共建。2023年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联创共建启动会议召开以来,白银市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孙雪涛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会议部署要求,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一线调度、各级各部门主动上手,切实扛牢联创共建牵头责任,抓研讨联席,抓文体联欢,抓文化联展,抓产品联销,抓产业联育,丰富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联创共建内涵,聚力打造“洮黄石榴情”工作品牌,联创共建工作稳步推进、有序落实。
纵深推进“三大工程”,全面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打造工程,精心组织开展第20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主题团(队)日、征文等系列活动,持续开展“石榴花开映铜城”系列宣传报道,举办第二届白银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铜城石榴杯”短视频动漫大赛,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渠道、载体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地开展宣传宣讲活动。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提质增效工程,建设白银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馆,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主题场馆、主题街和主题广场(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引导激励各类先进典型争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擎旗手、排头兵。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基工程,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交流活动。分层分众开展学习研讨培训,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健全县乡村三级网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属地管理培训班等,提升各级干部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扎实开展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助推行动。助推会宁县新添村、道口村,靖远县富坪村、红嘴村,景泰县红溪村、富民村等少数民族聚居村纳入全市“一带两区三线”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民族文化浓厚、特色产业兴旺、宜居宜业宜游的少数民族聚居和美乡村。开展“富口袋+富脑袋”乡村行动试点,充分发挥民委委员单位职能作用,分专业、分产业定期为民族乡村提供精准辅导服务,全力推进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具备现代化农业经营理念、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强的少数民族高素质职业农民。
全面实施“三项计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印发《白银市关于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实施方案》《白银市关于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等活动,推动中华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充分发挥会宁会师景园、白银黄河假日城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示范点作用。持续深入开展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试点工作,打造创新示范点5个。编撰“三交”史料汇编,启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甘肃卷·白银篇》编撰工作,深入挖掘整理白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和文化遗存,充分展示白银地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
突出“行之要者”,干在实处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白银升级版
着力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金字招牌。以纵深推进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核心带工程、少数民族乡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工程为抓手,把沿黄河4个县区19个(乡)镇、4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8个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成为白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示范核心带,实现29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着力实施主题鲜明具有白银辨识度的“铜城红石榴”品牌塑造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十个一”活动,打造“铜城红石榴”家园、驿站、工作室、广场、公园等品牌实体,加强“铜城红石榴”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多维度全方位培育具象化实体化个性化呈现系列品牌,切实扩大民族工作影响力。
精心打造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示范典型。坚持按照示范样板“立起来”、提质升级“亮起来”、整体提升“强起来”工作思路,采取巩固提升一批、发展壮大一批、培育打造一批措施,对市级及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实行梯次规划、动态管理,狠抓全国示范市创建创新发展、全国示范县区创建重点突破、全省示范县区创建全面推进。靖远、景泰两县持续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会宁县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白银区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平川区深入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市获全国、全省和市级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达180 个,全市共打造各级各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1个、主题场馆10个、主题街7条、主题广场(公园)7个。
着力深化创建工作“十进十促”活动。推动创建工作由“七进”拓展为“十进十促”,不断创新实践内涵、丰富创建载体形式。全市教育、司法、文旅、卫生、税务、供电等行业系统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呈现全面发力、竞相创建、创新突破、整体提升的良好局面。
同心筑梦谱华章,民族团结花正艳。如今的白银,民族团结之花扎根于交往交流交融的土壤中,盛开于共同奋斗的征程上。山水间处处演绎着手足相亲、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动人故事,处处奏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乐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