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白银要闻

白银体育高质量发展纪实:全民参与,共享活力!

让城市充满动感与活力

——白银市大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今年以来,白银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着力构建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体育设施日臻完善,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亮点纷呈,全市体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积极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申报中央、省级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194个,已下达项目130个,争取补助资金931万元。高标准推进省政府为民实事乡村全民健身提升工程项目场地建设核验、政府采购等工作。争取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低免补助资金168万元,持续推动市、县区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今年上半年接待健身群众324559人次。截至目前,全市体育场馆、场地累计达到622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9平方米。

持续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运动促进健康测试及干预3000人次;持续提升“体卫融合”工作质效,增设甘肃会宁干部学院为市国民体质监测点,市体育局联合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体医融合”门诊,配合市卫健委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组织成立白银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邀请世界跳绳冠军深入校园开展跳绳运动志愿服务活动,与学生们分享训练经验与成长故事,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按照每个健身站点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在全市统筹1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投身群众健身指导,宣传科学健身方法,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为建设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人才支撑。

投入资金50万元,按照“1+1+N”模式组织10个社区开展全民科学健身引领主题活动,高质量打造全民健身阵地、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成功举办三人制篮球、象棋、广场舞等6个大项比赛,举办、支持各类比赛活动56场次,各县区开展赛事活动80余场次。积极组队参加全省第十三届健身气功技能交流展示大赛暨站点联赛、甘肃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我要上全运”15项比赛,荣获1枚金牌,9枚银牌。

稳步推动竞技体育运行机制改革

按照“重点、加快、突破、培育”梯次发展战略,巩固和保持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曲棍球等优势项目,挖掘和培育田径基础大项、武术、雪上、冰上等潜在项目,稳步推进全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备战训练工作。成功举办市六运会足球、篮球、排球、三人制篮球、健美操、曲棍球、跆拳道、武术套路等9个大项青少年组比赛,为我市组队参加省运会选拔了人才、锻炼了队伍。组队代表甘肃参加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北方赛区)、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成年组、青年组资格赛,全国少年锦标赛(U15组)等全国性比赛。

积极探索开展竞技人才协同培养、交流模式,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加大中青年优秀教练员培养力度,组织开展陆地冰壶教练员培训班1期,培训教练员47人。完善裁判员管理机制,加强裁判员遴选培养工作,持续打造高素质裁判队伍。截至目前,新注册运动员489名,确认注册752名,变更注册8名,在册运动员1249名。

按照“竞技引导,交流提升”工作思路,积极对接争取国家、省上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成功申办2025年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三人制篮球、越野滑雪等比赛。

持续夯实青少年体育发展基础

推动体教融合系列政策落地落实,选派专业教练员入校开展蹲点训练,持续健全完善篮球、羽毛球、足球、曲棍球、乒乓球,体教融合“小初高”三级训练网络。筹资39.482万元为全市35所学校和市体育中心配备陆地冰壶训练器材38套。组织开展全市青少年篮球、足球、排球、曲棍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项目冬训,持续开展“奔跑吧·少年”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推动体教融合取得实效。

全力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效

充分发挥经营主体活力,重点培育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业全面发展,扶持体育服务业发展,持续推动入库纳统工作。结合白银工矿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冰雪文化等文化资源,持续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积极探索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立足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推动黄河石林旅游与雪上项目、户外露营有机融合,持续推进体育进景区、进街区,引导群众参与体育消费。

在下一步工作中,白银市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短板强弱项,让体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体育的美好期待,奋力开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