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黄土高原,十年九旱,勤劳智慧的先人们培育出了糜子、谷子、荞麦、豆子等等耐旱作物。其中糜子脱皮后黄澄澄、亮晶晶的,靖远人叫它黄米,用黄米做的糁饭特别好吃,是靖远人的最爱的主食之一。尤其是压砂地种出的糜子更是好吃。
糁饭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烹饪的智慧和技巧。谁家媳妇糁饭做得好,常常是被人们赞颂的对象。黄米下锅后,要掌握火的大小,查看黄米煮开花的程度,何时糁面,糁多少面,搅饭的力道,搅饭的时长等等都决定了糁饭的是否好吃。好的糁饭必须有劲道,软硬适中。近年来,随着大米的普及,做糁饭时掺入一些大米,会使糁饭的口感更好一些,不在那么“扎嗓子”。
下糁饭的菜可以说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夏天多茄辣西、番瓜、韭菜鸡蛋、腌缸肉炒韭菜等等,冬天就是洋芋菜、白菜、大烩菜、酸烂肉等。
糁饭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靖远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农村,每逢农忙时节,糁饭成为了农民们的主要能量来源。一碗糁饭下肚,他们又充满了干劲,投入到辛勤的劳作中。而在城市,糁饭也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它带给人们的是那份朴实和满足。
如今,靖远糁饭与酸烂肉、羊羔肉搭配(也是绝配)已经走出了靖远,成为了更多人喜爱的美食。它不仅在当地的餐馆中备受推崇,也吸引了外地游客的关注和品尝。糁饭成为了靖远的一张美食名片,向外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如今,每当我们在都市的喧嚣中感到疲惫不堪时,一定会想到饱餐一顿,第一选择是不是那一碗靖远糁饭。不论走多远,家乡的温暖和那份对美食的味道永远不会消逝。在我心中,靖远糁饭不仅仅是一碗饭,它是最真情的记忆,是我永远的情结,最温暖的陪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