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连接着历史和未来,融合着经典与时尚,在构建当下具有中国风尚的生活美学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并传承独属于白银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于留住中国人民共同的文化根脉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白银市新增的省级非遗文化瑰宝吧!
白银狮舞
白银狮舞,又名“打狮子”,以白银市靖远县平堡镇金园村狮舞最具代表性,是融合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军傩狮舞文化遗存。“打狮子”的狮面道具形似盾牌,鼓乐保留着传统战鼓的“四点子”打法。锣钹相伴,发挥着指挥引导狮子与武士之间的启、承、转、合之作用,掌握着主题故事的内外节奏,表现雄狮的内心感情性格,制造出现场喧闹热烈的气氛和虚拟出特定的空间与境界。“打狮子”,表演具有戏剧程式和完整叙事性。表演时,先以拳术开场施招,表现武士上山遇到狮子,打醒睡狮。继之,阴阳八卦夺命掌,旋风扫地绝命腿,打翻狮子惹恼狮子。再继之,双狮与之搏斗,武士扭身提棍劈凶狮,引狮下山,途中瑞兽和春,诞下小狮子且口吐祥瑞,驱邪祝福来年风调雨顺,年年丰稔,国泰民安,岁岁祥和。
白银炕枣
白银传统炕枣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枣园管理、大枣采摘、大枣的手工制作以及枣的食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该项技艺在白银靖远、景泰、平川、白银区都有流传,其中以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的御用“皇枣”最具代表性。"炕枣"主要炙干工艺包括:采摘、晾晒、选料、清洗、摆置、烘焙、拣选、包装、成品等工序。这种原始技艺制作的枣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炮生为熟,讲究熟枣养胃,增强大枣的食补作用和药用作用,大枣加工过程不允许有任何添加剂,保有稳定的性状和用途;二是炮制后的炕枣保存期长,不生虫腐烂,口感醇厚香甜、松软可口;三是统一晾晒、统一拣选,统一煨焙,大小质量规范标准,确保了每个果品不损失大枣固有的营养成分。
会宁擀毡
会宁擀毡制作技艺是一项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它历史悠久,在会宁地区代代相传。制作擀毡需经过多道复杂工序,首先要挑选优质的羊毛,经过清洗、晾晒等预处理后,将羊毛弹松。然后把弹好的羊毛均匀地铺在特制的竹帘上,洒上适量的水,通过手工反复擀压,使其紧实成型。在擀压过程中,匠人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掌握着力度和节奏,确保擀出的毡子厚度均匀、质地柔软。最后进行修剪、整理等工序,使毡子更加美观、实用。会宁擀毡制作技艺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擀出的毡子具有保暖、防潮、耐用等特点,曾是当地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如今,这一技艺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更是会宁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
会宁罐罐茶
罐罐茶是会宁山区农家古今相沿的一种独特的品茗风俗。茶,作为中国人的国饮,产于中国,传播于世界。陇中地区,不长茶树,不产茶叶,可老百姓却嗜茶如命。如果说陇中地区的罐罐茶是汇聚我国茶文化之河的一条不断奔腾流淌的小溪的话,那么会宁农家的罐罐茶则是这条小溪中一朵晶莹剔透的浪花。罐罐茶制作技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它历史悠久,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制作过程讲究,选料严谨,多选用优质茶叶,如老白茶、茯茶等。器具独特,包括陶罐、小火炉等。先将陶罐置于小火炉上预热,放入适量茶叶,小火慢烤,待茶叶散发出香气,再缓缓注入热水。煮茶时要不断搅拌,使茶叶充分舒展,煮出的茶汤浓郁醇厚。
会宁刺绣
会宁刺绣是流传于会宁地区的一种古老而又传统的艺术形态,历史久远,风格独特,技法精湛,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会宁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见证,也是会宁地区众多民间手工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会宁刺绣是以绣花针、丝线和绷圈为工具,以绢、丝织品和布为主要加工对象,以情感世界、生存状态、艺术追求、民俗风情为主要反映对象,进行艺术创造的民间传统美术。题材广泛,涵盖了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山水风景等各种元素,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在针法上,巧妙运用平针、乱针、打籽针等多种针法,针法细腻且多变。绣娘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将五彩丝线在布面上穿梭,绣出栩栩如生的作品。会宁刺绣不仅用于装饰衣物、枕头、窗帘等日常生活用品,还常作为珍贵的礼品或艺术品馈赠亲友。它是当地妇女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体现了会宁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会宁高跷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踩高跷是会宁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形式,是会宁社火的重头戏。表演者以长木缚于足行走,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人物的脸谱,拿上道具,踩上高跷,排成长队,每天一本戏,走街串巷,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游艺活动。会宁高跷常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登场,吸引众多观众。它不仅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氛围,更是传承了民间文化,凝聚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会宁皮影
会宁皮影制作技艺是一项独具魅力的传统手工艺。它历史悠久,凝聚着先辈的智慧与创造力。制作过程极为精细,首先要挑选优质的皮革,通常为牛皮或驴皮,经过特殊处理使其柔软且耐用。然后进行设计绘图,依据不同的角色形象精心绘制轮廓。雕刻环节是关键,工匠们以精湛的技艺用刀具在皮革上雕琢出细腻的图案和线条,包括人物的五官、服饰纹理等。上色过程采用鲜艳的颜料,使皮影色彩绚丽。之后进行组装,将各个部件用线连接起来,使其能够灵活活动。会宁皮影制作技艺不仅要求工艺精湛,还注重艺术表现力,每个皮影都栩栩如生。它是会宁民间艺术的瑰宝,在文化传承、艺术欣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
会宁浆水
浆水制作技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食品制作方法。其制作原料通常选用常见的蔬菜,如芹菜、白菜、萝卜等。首先将蔬菜洗净、切好备用。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一般为陶瓷缸或塑料桶。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再放入切好的蔬菜。然后加入少量面粉或玉米粉,搅拌均匀,促进发酵。接着加入引子,引子可以是之前制作好的浆水或白醋等,加速发酵过程。之后将容器密封,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一般需要数天时间。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独特的酸味和香气。制作好的浆水可用于制作各种美食,如浆水面、浆水鱼鱼等,具有开胃、解暑、助消化等功效。浆水制作技艺简单实用,是民间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