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城儿女心向党 非遗文化添年味
——白银区文化馆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圆满举行
梨园贺春,戏曲陪您过大年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白银区文化事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展现白银区现代农村的新气象和现代农民的精神追求,让全区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1月15日,白银区2024年迎新春送戏下暨国家级非遗曲子戏推广展示活动在武川乡新村社区拉开序幕。
此次活动在武川乡新村社区、强湾新村社区、王岘镇东台社区、银馨社区等地开展。活动期间,由白银区文化馆、金凤凰艺术团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精彩纷呈的《卖翠花》《黄河景观》《回锦州之别母》等经典曲子戏。送戏下乡活动为繁荣白银区文化事业、弘扬传统民俗节庆文化、传承和保护白银区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起到了推动作用。
迎新春、送春联—“福”进万家活动
作为迎春接福的彩头,春联亦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月15日上午,白银区文化馆组织20名文化志愿者在白银区全民健身广场开展了“迎新春送春联”活动,旨在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浓浓的年味。
活动以“迎新春送春联——福进万家”为主题,围绕春节传统文化,通过送春联、送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活动中,文化志愿者们共书写福字1000余张,春联2000余副。连日来,区文化馆还在四龙镇四龙村、水川镇大川渡村、武川乡武川新村为群众送去春联1000余副。
此项活动的开展是践行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的生动体现,不仅为广大群众送上了节日的祝福,满足了市民节庆文化的需求,提升了文化馆服务基层群众的效能,还展示了中华民族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多方合作,社会助力,共谋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便利化,1月18日,区文化馆和晟达分馆共同开展了文艺演出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5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演出活动,该项活动也是白银区文化馆为喜爱文化艺术的学员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之一,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流光溢彩,非遗陪你过大年
为了进一步扩大白银区非遗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非遗保护工作。1月19日,区文化馆组织开展了“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由强湾乡聂家窑村和王岘镇黄茂井村演职人员联袂演出的《卖水》《小放牛》《张连卖布》等小曲戏。
聂家窑小曲子,可追溯到清朝中叶,当地的戏曲爱好者吸收了秦腔、眉户等多个剧种的优点改编而成,曲调丰富,优美动听,道白多用方言,诙谐通俗,亲切感人,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卖水》《下四川》《卖货》《天河配》《小放牛》《钉缸》《拾玉镯》《白蛇传》《张连卖布》《摘梅》等。1949年前后整理的剧目有《七人贤》《烙碗记》《藏舟》《柜中缘》《铡美案》《小姑贤》《财神图》等。
群艺献瑞,馆办团队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1月29日至30日,区文化馆组织馆办团队开展了迎新春专场演出活动,分别展示了本年度各团队的排练成果,演出内容包括少儿合唱、舞蹈、声乐、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所有节目均由各团队自编自导自演,一些原创及改编的文艺作品在舞台上得以呈现,并得到了现场观众的高度评价。本次活动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以此为契机,更好地调动文艺爱好者的参与热情,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创新机制,社会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面对新形势下更高的使命和要求,区文化馆积极接洽社会上的各类艺术机构、团体,寻找、发现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的资源,将其引入公共文化服务的舞台上,发挥公共文化引流者的作用。2月1日,区文化馆精心准备的“和合之美,传世清音”国乐名曲音乐会在文化馆演艺厅震撼上演,群众热情高涨,全场座无虚席。这场音乐会把古老的汉族音乐和现代音乐巧妙地融为一体,让大家在欣赏中感受到中华音乐艺术的无尽魅力。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吸引了众多群众的参与和关注,提高了文化馆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艺术团体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来。
本轮迎新春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提高了文化馆的影响力。
白银区文化馆负责人介绍,此次系列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在提升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丰富节日文化活动内容,弘扬吉祥美好寓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白银区文化馆将继续秉持“传承优秀文化、服务社区公众”的宗旨,举办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民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努力推动白银区的文化繁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