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历史文化 探秘科技殿堂——白银市特殊教育学校全体师生赴甘肃省博物馆、科技馆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6月14日,白银市特殊教育学校全体师生和部分家长赴甘肃省博物馆、科技馆开展“感知历史文化 探秘科技殿堂”研学旅行活动。

晨光熹微时,整装待出发。早晨7时,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整队参加研学活动开营仪式。学校领导在开营仪式上作了研学动员讲话,强调了活动中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注意事项,叮嘱孩子们高高兴兴研学,平平安安返校。希望孩子们能够珍惜难得的研学机会,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通过这次研学活动,能够收获知识、收获成长、收获快乐!



九点四十分,孩子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甘肃省科技馆,探索科学奥秘,感受科技之光。科技馆展厅内容涉及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基础科学、宇航科技等多个学科领域。展厅陈设注重科技性、教育性、参与性和趣味性,采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揭示自然奥秘,展现科技魅力。

置身科技馆中,同学们在一楼常设展厅了解了甘肃省特色科技,如“石油炼化”、“清洁能源”,在“像素世界”展厅通过场景还原装置,看到了地下动植物的生长生活环境,整个体验过程妙趣横生。

进入二楼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智慧生活”展厅,同学们与各类型机器人近距离接触,功能各异的机器人,让孩子们真实感受到了科技发展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

接着同学们参观了“身体内部的秘密”展厅,通过寓教于乐的体验平台,直观地了解到人体八大系统、胃的工作过程,以及骨骼运动等身体基本原理。



科普讲堂向孩子们讲述了地球的结构,将地球神秘的面纱一层层揭开。

孩子们通过模拟空间站、月球车近距离领略浩瀚的星空,了解了火箭、卫星等航天知识。

孩子们踊跃参与马德堡半球实验、同自己握手、摩擦起电、万花筒等有趣的科学实验。

富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展览内容和互动体验的学习形式,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探索自然与科技奥秘的兴趣。



在甘肃省科技馆,同学们争相体验、动手操作、互动参与,徜徉在科技的海洋中。

科技馆的研学结束后,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们的带领下,有序乘车前往中午用餐的餐厅,用餐稍事休整后继续向省博物馆出发。

孩子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甘肃省博物馆各展厅,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从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厅到甘肃彩陶展厅,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古老的化石穿越千万年的时空,与孩子们对话,无声地讲述着陇原大地千百年的历史文明。



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的“马踏飞燕”,铜奔马仅凭一只马蹄就屹立千年不倒,独具匠心的造型令人惊叹,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心灵手巧。

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的细泥红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这件距今5000余年的人头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

《通俗易懂的丝绸之路》历史课堂让孩子们仿佛听到了千年古道上的阵阵驼铃声。



专业的文博讲师从儿童视角出发,融合历史、语文、地理等学科,生动讲解了题为《守护国家宝藏》的文物课程。

在彩陶馆里,孩子们了解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绘画特点及考古发掘过程。

离开省博物馆时,孩子们驻足于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前,感受着古老甘肃历史的博大厚重、丝路文化的辉煌灿烂,身为甘肃儿女的自豪感从心底油然升起。

下午6点全校师生平安抵达校园,在操场上举行了闭营仪式,学校领导对研学活动进行了总结。此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遵守纪律,井然有序,紧跟团队,不私自行动,参观过程中都做到了讲文明、有秩序、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展现出良好形象,朝着“能生存、会生活、懂规矩、善交流”的培养目标前进了一大步。闭营仪式中还表彰了本次研学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



今后,学校将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及季节特点、地域环境特点,分学段系统谋划,持续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研学旅行活动,让孩子们在社会实践、集体生活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涵养美德,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为学生自主、自觉、自信的融入社会夯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