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中共白银市委书记、市委国安委主任 杨建武
(2025年4月)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维护国家安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专门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白银市地处甘宁蒙三省交汇处,地理位置特殊、战略地位重要,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重大。必须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以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白银为目标,全力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推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一、坚决扛牢“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规律,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怎样的国家安全、怎样维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白银市作为国家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增量风险与存量问题叠加,资源枯竭与转型发展并存,维护国家安全任重道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维护国家安全是职责所在、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时刻保持“一失万无”的警醒和“万无一失”的细致,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全市政治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
二、切实增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行动自觉,主动塑造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强化系统思维、精准有效发力。我们要时刻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统筹推进各重点领域安全,切实把隐患消除于萌芽、把风险消弭于无形、把矛盾消解于未发,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
一要坚决打好维护政治安全“主动战”。政治安全是最高的国家安全。白银市作为进出内地的重要人流、物流通道,必须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强化政治安全风险排查研判,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坚决消除影响政治安全的风险隐患,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坚持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为契机,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正面引导、依法治理宗教事务,构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要坚决打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阵地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必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各种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强化监测预警,特别是聚焦互联网主阵地主战场,强化网络综合治理和网上舆论斗争,做到敢抓敢管、严抓严管,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新媒体、网络平台、文化、学校等各类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排查化解,注重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输入性风险,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三要坚决打好维护经济安全“保卫战”。经济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和支撑。白银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但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任务艰巨。必须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安全压舱石,主动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工作部署,坚持“工业强市、创新发展”思路,聚焦打造“三地一极”发展格局,立足我市产业结构“依能依重依化”的现状,紧盯12条重点产业链和42条子产业链,深入实施有色稀土、循环化工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加快建设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集群,谋划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坚持遏制增量和化解存量并重,积极稳妥推进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抓紧抓实不良资产清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从农业大市实际出发,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属地责任,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四要坚决打好维护社会安全“攻坚战”。社会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白银市内危化、煤矿企业较多,加之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过往客货车辆多,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压力较大。必须纵深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深化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行为,构建立体化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与网民留言、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深度融合,全面落实领导接访下访等制度,走进群众中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做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坚持把民生保障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解决好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急难愁盼问题,抓好食品、药品等方面安全,夯实群众安全根基。
五要坚决打好维护生态安全“持久战”。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白银市作为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重点区域,是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最前沿,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必须全面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以打造“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示范地”为目标,分区域打好锁边固沙阻击战、水土保持阵地战、流域生态保护保卫战、涵养净水攻坚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三北”工程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抓手,统筹推进造林复草、涵水固沙、治山增绿、湿地保护等工作,全力打造集绿色屏障、河沟路网、防护林带于一体的沿黄生态廊道。纵深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治理和集中攻坚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绿色家园,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白银。
三、健全完善“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的工作机制,有效凝聚维护国家安全的攻坚合力。维护国家安全任重道远,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作为重要抓手,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加快构建责任清晰、组织健全、协作高效、落实有力的工作体系,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一要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把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同经济社会发展一同谋划、一起部署、一体推进,不折不扣把中央和省委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发挥本领域维护国家安全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分兵把守”作用,推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联动,提升维护国家安全战斗力。
二要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国家安全信息工作制度机制,拓宽延伸触角和渠道,以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建立常态化报送机制,提供高质量决策参考。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调度分析、联动研判、快速处置。加快推进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风险研判、决策评估、危机管控、预警响应等机制,优化完善工作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
三要健全宣传教育机制。树立“大安全”理念,持续抓好《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贯彻落实,把国家安全纳入国民教育和干部培训体系,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用好“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发挥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实践教育作用,分众化、常态化开展“七进+1”活动,不断扩大国家安全教育覆盖面,提升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四要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完善考核制度,把维护国家安全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考核体系,作为巡视巡察、督查督办的重点工作,建立导向明确、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评指标体系,提升考核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对组织部署、统筹协调、业务指导、任务落实等工作环节的督促检查,用好督查考核结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提供安全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