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公开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2022年2月25日至3月16日,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白银市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5月12日反馈了督察意见。白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高标准、严要求,强力推动问题整改取得实效。

一、督察整改工作研究部署和推进落实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系统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市政府常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研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2022年以来,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党组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60余次。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深入现场40余次,对历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人居环境绿化等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督办,有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全面认领问题,科学制定方案。《督察报告》书面反馈后,我市对督察反馈问题照单全收、主动认领,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对整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研究制定了《白银市贯彻落实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方案》,结合《白银市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将报告中反馈的4个领域1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细化分解为61项整改任务,逐项确定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包抓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督导单位,为扎实做好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强化排查整治,推动问题整改。按照省、市全面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部署安排,制定印发了《白银市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白银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白银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督察方案》等,按照“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的工作要求,定期组织对各县区、各部门排查整治进展情况进行调度通报。同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执法现场,一边排查发现问题,一边督促问题整改,确保排查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四)凝聚工作合力,有力推进整改。严格落实各县区党委、政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职责,制定印发了具体整改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整改工作,及时解决整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级督导单位落实督导和验收工作责任,督促指导县区严格整改标准、依法依规推进整改,对整改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专题研判、督促推进、现场帮扶。市整改办加强整改工作调度,严格落实清单管理、预警督办、整改销号等工作机制,对整改进展缓慢的及时通报预警,推动问题按时序、高质量完成整改。

(五)坚持依法依纪,严肃问责处理。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执纪监督问责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对督察组移交的2个责任追究问题线索,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组,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

二、整改任务总体进展情况

我市督察反馈的61项问题已完成整改42项,剩余19项正在有序推进。督察交办的37件信访投诉问题,已办结36件。

(一)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在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做好全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立大气污染冬防巡查组,对白银区主城区和白银公司等重点涉气企业进行不定期巡查,在全市范围内安装完成“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积极推动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加快人工湿地项目建设,我市成功入选首批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印发了《白银市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白银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入河排污口封堵取缔57个,纳管合并14个,综合治理226个。完成土壤中试基地一期建设及室外工程前期手续办理等工作。对“一住两公”和“食用农产品以及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场所用地”信息进行5次核实,涉及“一住两公”地块5家,不涉及食用农产品以及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场所用地。

(二)生态环境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水平。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根据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关要求,按时完成了会宁县柴家门镇何家门村等5个监控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3处10万亩及以上农田灌区和5处重点中型农田灌区灌溉水质监测、2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13个农村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及77家重点污染源执法监测等任务。加强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督促109家排污单位安装联网自动监控设施269套。督促第三方及时维护设备和解决故障,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97.94%推进白银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对平台进行了完善升级。

(三)生态环境监察执法更加严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为牵引,以各类执法专项活动为载体,持续认真抓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落实监管执法正面清单等年度重点工作。2022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647人次,检查企业1478家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45件。

(四)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加强。扎实推进《白银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黄河上游白银段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并报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以来谋划申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修复项目14个,已通过省级专家审查入库项目5个。实施国土综合整治项目15个,投入资金9433万元,整理土地4.6万亩,新增耕地0.5万亩。实施省级补充耕地项目3个,总投资14652万元,项目建设规模1.78万亩,新增耕地0.79万亩。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5个,投入资金5200万元,修复土地0.56万亩。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10个,投入资金7170万元,惠及受威胁群众10529人。已启动《白银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补充完善工作。

(五)河湖保护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围绕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大流域污染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沿黄城镇群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等六大任务,编制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构建起以市级规划为统领、县区方案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5+N”规划体系,凝练了6大类485个项目。强化河湖日常巡查,全面推广使用“甘肃河湖长制”APP。2022年以来,全市巡河50675人次,其中市级河湖长巡河13人次,县级河长巡河766人次。全市设立村级河长689名,负责河道日常保洁,对发现的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确保问题一线发现、一线处理。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有力措施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全面完成各项整改任务。一是对标对表,严实整改。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严从实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对标生态环保督察和整改方案要求,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确保每项措施落地落实。二是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市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市整改办不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对整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会商,研究解决措施。市整改办加强对各成员单位的指挥调度,完善监督协作机制。各县区、市直各部门根据市整改办的部署,积极落实整改工作要求。适时组织各县区、各部门对整改工作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质量。三是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坚持把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与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举一反三、系统治理,促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常态化,不断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切实把环保督察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中共白银市委  白银市人民政府

                                   2023年4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