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中央、省在银有关单位:

  《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6月18日

  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的通知》(甘政办发〔2020〕41号)部署要求,抓实促进消费工作,积极扩大消费增长,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焦疫情防控对全市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切实强化底线思维、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把促消费扩内需作为推动经济重回正轨、保持稳中向好趋势的源头活水,作为我市拓展存量、创造增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加快消费回补,畅通供销对接,培育新兴消费,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二、任务目标

  围绕省政府实施"八项行动",结合我市实际落实"二十条"措施,全面加快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力促批零住餐等传统消费聚集性增长;力促汽车、成品油、家电及数字化产品等反弹性增长;力促假日经济和夜间消费跳跃性增长,着力打造消费新平台、新载体、新热点,力求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三季度补欠账,四季度再加劲,确保年底实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的年度目标。

  三、落实八项行动"二十"条措施

  (一)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行动

  1.加快实现商贸流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加大力度落实省政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5条"、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36条"及其他各项政策,突出纾困解难,力促达标达产,推动所有批零住餐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开张开市。加大对小餐饮、小住宿、小电商、小批发、小零售、小加工等企业支持力度,给予少抵押、无抵押或信用担保贷款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需求者在落实信用担保的前提下,安排5-10万元授信额度,促其开门营业。今年6月底前,以县区为单位,实现登记注册所有商贸企业100%复工复产复市。(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金融办、白银银保监分局、人行白银中心支行,各县区政府)

  2.活跃农村市场。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指导已建成的1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2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63个乡镇农贸市场全面引入线上线下融合交易机制,6月底前实现全市所有农村市场交易正常化。支持甘肃甘富果业集团有限公司、甘肃长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会宁习农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甘肃阿西娅农业产业发展公司、会宁陇上小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新增冷链设施静态库容3万吨,充分挖掘28家较大冷链企业20万吨静态库容和田间地头已建成的小型冷库优势和潜力,发挥冷链设施旺吞淡吐的作用,更好的服务规模种植,进一步提高农民收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政府)

  (二)节假日促销行动

  3.开展传统节假日促销活动。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节假日和双休日消费特点,引导全市所有商贸流通企业全面启动"甘肃省促消费系列活动暨白银市消费季"活动,通过开展以"三品三购三休闲"系列专题活动,多形式更新消费模式,吸引广大市民走出宅院家门、重返健康生活。围绕中秋、国庆"双节",以庆团圆、颂祖国华诞为主题,全面推行批零住餐让利活动。立足县区产业优势,依托现有网络平台,选择大型商超、大型商贸综合体、大型广场打造网红带货直销和实体现货直销相融合的系列促销平台,进一步激活市场,拉动地方消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4.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积极组织餐饮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类节会,大力宣传推广白银美食文化,推动地方餐饮业健康发展。引导鼓励县区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举办美食节和餐饮企业打折让利等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拉动居民消费,提振餐饮行业信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

  5.开展特色节会和重点赛事促销活动。继续办好水川荷花节、靖远枸杞采摘节、大枣采摘节等已具影响力的特色节会,把打造网上传统节日消费与实地消费有机统一起来。承办乒乓球、足球、冰雪运动等体育消费重点赛事,以龙头企业、产业协会、企业联盟等为重点,加大政府协调、市场化对接,及时跟进展示促销活动,通过赛事引流带动特色农产品、地方餐饮、住宿等实体消费,通过名人网红效应促进消费潜力释放。(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市体育局、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三)商贸企业联合让利促销行动

  6.推动开展特色商品让利消费季活动。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市、县区财政配套项目资金,对积极参加促销活动的大型商场、超市、餐饮、住宿等企业给予补贴,支持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折扣优惠活动、发放电子消费券。针对城乡不同时段消费热点,组织大型商业综合体、重点超市、品牌连锁便利店等,开展汽车、住宅装饰、服装、用餐等特色让利消费。突出特色,择优选取枸杞、大枣、藜麦、小杂粮、果脯等为推介主打产品,助力农特产品外销。依托会宁长征中药现代加工制造项目、靖远中药材产业新业态功能集聚产业园建设项目、景泰六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及深加工建设项目,发挥项目带动引领作用,按生产的不同季节开展让利消费季大惠民活动。(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供销社,各县区政府)

  7.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发挥市农产品产销企业联合会的优势,建立稳定的营销队伍,积极拓展省内外销售渠道。支持农产品龙头企业在上海、成都等重点城市,大型集散地市场设立销售专区、直销店,服务农产品销售;组织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易会,宣传推介我市名优农产品;邀请外地有实力的农产品经销商来白银投资农业项目,促进我市订单农业和直供销售;邀请外地客商参加富硒西瓜、高原夏菜、洋葱、马铃薯、苹果等大宗农产品促销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政府)

  8.持续开展促进夜间消费活动。围绕游、购、娱、吃,依托会宁汇福购物广场、会宁菁华购物广场、靖远阳光天地综合体、景泰三和广场、白银区观澜商业街、国芳百盛、义乌商贸城、平川忠恒购物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及周边商圈,挖掘消费增长点,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打造白银城区银凤湖、华联商业街、苹果街、五洲美食街、纺织路美食一条街等以美食、娱乐、观光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其他县区积极挖掘辖区重点商业集聚区和美食街区消费潜力,逐步建设成集休闲、餐饮、娱乐、购物、健身等一体的夜间经济商圈,吸引省内外游客来银旅游购物消费,进一步提升本地夜间消费品位档次,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适当延长商业步行街、大型商超的营业时间和亮化景区、文体场所的开放时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各县区政府)

  (四)新业态提质扩容行动

  9.加大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力度。加大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合作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大型电商平台引流推广促销活动。持续深化与淘宝、快手、抖音等大平台合作,集中推进直播带货销售活动,深入开展"三播三促"全网营销活动,鼓励举办市县两级"直播带货大赛",开拓全市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推荐本土电商达人、网红主播参加省商务厅组织的甘肃省首届"直播电商带货大赛",激发网上消费活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

  10.加快农产品网货品牌培育步伐。注重培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骨干企业产品品牌的"母子品牌",充分发挥区域公共品牌"白银扶贫·百元礼包"的背书作用,形成白银农产品整体品牌、区域公共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相互提升、协同推进、共享发展的良性机制。重点打造"甘味"农产品公用品牌,加快全市优质农产品"地标"、"绿色"、"有机"、"无公害"资质申报认证,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宣传,加强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积极为农特产品实行政府背书,为企业品牌授权,增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公信力,推动甘味品牌尽快成为网上知名商标和驰名品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11.大力提倡电子商务消费方式。鼓励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和本地从事衣食住行的商户牵头,充分发挥社区微信群、QQ群、钉钉群、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作用,加强群内互动,及时发布各类便民、购物消息,通过直购、分销、拼团等社群营销模式,让消费者以最优惠价格享受最便捷最安全服务。依托便民连锁服务店等多种平台,鼓励和倡导利用微媒体开展商品推介、宣传和营销活动,为城市居民提供社区周边的服务、餐饮、购物信息,以及小区新闻、物业缴费、物业保修等便民服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各县区政府)

  12.支持发展中央厨房新业态。积极探索餐饮行业新业态发展,加快项目建设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县区龙头餐饮企业按照标准化、数字化、现代化经营模式,统一原料采购、统一开发产品、统一加工配送,为消费者提供更具特色的安全健康美食。进一步挖掘"宅经济",引导甘肃韦氏三姊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提升改造中央厨房模式,跟踪服务白银鑫悦宴会酒店拟投资建设中央厨房项目,建设以"互联网+中央厨房+食材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冷热链配送+超市+居民小区+居民户"的"中央厨房+N"经营模式,构建食材加工规模化、品种多元化、质量标准化、服务规范化、配送智能化的餐饮供应链体系,激发餐饮消费市场活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

  (五)油车银保联动促销行动

  13.开展成品油与重大工程项目配售活动。促进成品油流通骨干企业与重大工程项目建立合作关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中石油、中石化经营企业为全市重大工程项目用油提供定点配售服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政府,中石油白银销售分公司、中石化甘肃白银分公司)

  14.开展加油站与农产品龙头企业对接促销活动。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分段分区域与农产品骨干企业合作,在加油站开设地方特色农产品便利专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非油品销售规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政府,中石油白银销售分公司、中石化白银分公司)

  15.开展汽车与油银保联动促销活动。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配套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全市汽车经销企业开展让利促销,刺激汽车市场消费升级。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对汽车消费提供信用支持,促进汽车销售企业与成品油、金融、保险联动开展"组合优惠促销"活动,把网上专场促销与店内促销统一起来,打造促销大平台,形成促销大声势。(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政府金融办,各县区政府,中石油白银销售分公司、中石化白银分公司)

  (六)家电家具家装优惠促销行动

  16.引导家电家具家装企业开展联合促销活动。发挥白银苏宁易购电子消费券刺激作用和直销店优势,在全市重点家电企业开展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智能家电让利优惠等促销活动。倡议居然之家、西部大市场、中进建材城等全市重点家具、建材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整合资源,联合广泛开展家具、建材、家装等配套组合优惠促销活动。引导政府部门在符合规定要求的前提下对办公设施进行以旧换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七)东西协作消费扶贫行动

  17.持续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按照活动特色化、形式多样化原则,不断拓展本地特色产品网销渠道,支持更多本地龙头企业参与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建立全市农产品名录,通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开设网上特产馆和线下体验店。充分发挥天津"甘南馆"、"金街体验馆"作用,大批量、多品种组织优质特色产品入驻展示展销,并利用传统节假日和电商购物节等时机适时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扩大我市农特产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会宁陇禾轩、甘富果业,甘肃大西北、蓝天骄子,景泰丝路荟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尽最大努力推动农特产品在天津市场的销售。(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各县区政府)

  18.开展东西协作产销对接。加大与天津和平、西青区相关部门、企业的合作力度,组织企业通过"云签约"、线下发货的方式开拓天津市场。推进全市名特优农产品在天津市"进机关、进企业、进高校、进医院、进社区"的"五进"活动。对接天津市教育、医疗、机关事业单位、军警部队、国有企业等机构,定向签约采购,建立直接销售渠道,提升我市贫困村农特产品销量。重点用好天津市对口帮扶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天津地区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大型商场超市,争取开设农特产品线下批发专区和销售专铺,增加市场供给,提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力争今年销售额再有大的提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各县区政府)

  (八)出口转内销行动

  19.加大出口转内销支持力度。对全市主要出口产品开展国内市场定向分析研判,全面享受疫情防控和促消费优惠政策。加大落实暂免加工贸易内销缓税利息至年底的政策,为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内销减负助力。进一步推动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对接,落实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打通内外贸"堵点",加速外贸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建立内贸流通企业与外贸企业生产链条上下游对接机制,推动原料型出口企业尽快进入国内产业链补链序列,推动出口企业终端消费品尽快进入国内商超专区专柜销售。(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税务局,各县区政府)

  20.拓展出口转内销渠道。利用专业信息平台发布出口转内销品牌、商品的详细介绍及促销信息等内容,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增强企业国内市场线上渠道开拓能力,通过国内电商平台将优质外贸产品进行线上线下同步展示销售。动员广交会企业参加"参展企业邀请采购商活动",邀请境内外采购商参会,助力出口转内销。引导出口转内销企业参加京交会、兰洽会、药博会等省内外重点综合性展会,组织我市有色金属、粮食等外贸加工贸易企业参加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搭建内销展示交流平台,全面拓展内销渠道。积极参与中国(甘肃)国际贸易数字化展览会,推动外贸企业数字化营销和外贸事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四、保障措施

  各县区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加快消费、扩大内需的重大现实性和紧迫性,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担当,按照本实施方案确定的任务,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要求,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一)强化政府主导。实行"市级统筹、县区落实"的统筹调度机制,牵头部门具体负责消费促进行动的协调、指导、督查和推动,县区政府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抓好落实。

  (二)落实政策支持。争取和落实省市县三级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各类补贴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奖补政策,加速推进文化、餐饮、住宿、旅游等消费升温,政府管理的A级旅游景区景点实行门票减免优惠,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单位与职工结合工作安排和个人需求,分段灵活安排带薪休假、错峰休假,激发文化旅游消费。

  (三)激发主体活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八项行动",主动组织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对大型批发市场、商业综合体等消费促进主渠道及销售规模大的企业给予重点政策支持。对全市带动消费业绩突出的企业和商户,给予表彰奖励。

  (四)加强督导督查。建立健全消费促进行动落实的督查考核机制,纵横结合随时抽查,对相关部门不落实、不配合的进行通报。对县区开展的各类促销活动实行跟踪问效,确保实施早、见效快。

  (五)集中宣传造势。围绕促销"八项行动",组织各类媒体集中开展宣传,注重加大先期造势宣传、成效评价宣传、影响力追踪宣传、特色吸睛宣传等,形成促进消费的强大舆论氛围和态势。


附件下载: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