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有关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在银有关单位:
现将《白银市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白银市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和省市“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思路举措和“产业提质、科技突破、项目攻坚、绿色赋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动我市“放管服” 改革与数字政府建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作用,加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业务协同和服务,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全面升级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二、工作任务
(一)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入夯实政务服务基础
1.持续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严格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意见》和《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方案》要求,持续巩固全市“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成果,彻底做到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行政审批内设机构向政务大厅集中、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向甘肃政务服务网白银子站集中。按照“应进必进”“应进皆进”原则,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必须做到在政务大厅实质运行,严禁“明进暗不进”,杜绝“两头办理”和“体外循环”。进一步推动各分中心向政务服务中心集成,真正实现群众办事“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目标。
2.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清单化管理。各县区、各部门单位按照“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求,3月底完成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梳理,及时在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中修改事项进驻情况,汇总报送本级政务服务大厅管理部门,政务服务大厅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布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清单和负面清单。
3.建立健全审批服务行为制度。各级政务大厅按照审批行为规范化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规范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容缺受理制、告知承诺制、帮代办服务和电子监察等工作制度,为政务服务事项依法依规办理,照章办事打好基础。
4.推动“综合受理”大综窗服务。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级大厅“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对各部门单位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再梳理,形成标准化事项受理清单,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集中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做到“应纳尽纳”,有效提升审批服务质效,着力打造“综合受理”模式升级版。
5.实时规范办件结果信息归集。按照业务办理闭环管理要求和政务数据共享应用需求,通过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中心办结的办件,及时采集电子结果,补全所需信息,归集到电子证照库;应用国垂、省垂和市自建系统办结的办件,按照归集要求,实时归集到电子证照库。
(二)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6.规范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事指引。坚持“用户导向”,注重做精做优,进一步完善网上办事引导功能,优化页面设计、简化办事操作、提高系统稳定性,规范在线咨询、引导服务、预约服务,提供更加简明易懂实用的办事指南和网上办事操作说明,开展在线导办帮办、智能客服等方式,辅助在线办理,解决网上办事看不懂、操作不便、容易出错、系统卡顿等问题,实现“一网两端”从“能用”“可用”向“好用”“爱用”提升。
7.深化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全市各级部门单位要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加大网上办理深度,做到全量业务实时办理、平台留痕、平台流转、平台监察。3月底前所有乡镇街道全面推广应用。条件具备的村社区同步开展应用。
8.规范政务大厅运行管理。按照各级政务大厅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办法和制度,进一步细化管理措施,严格执行政务服务标准和规范。各部门单位根据审定的流程和环节及公布的办事指南材料要素线上线下依法依规同标准办理,负责人要不定期指导检查窗口业务开展,现场解决企业群众诉求和疑难问题,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效能,齐心协力打造便捷、高效、服务一流的“一站式”便民大厅。
9.健全完善电子监察监管。将电子监察贯穿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全过程,实时向项目申报人短信推送受理、办结情况,在政务服务网端和移动端账户推送办理进程情况,向审批部门办理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推送事项办理进程和预警信息,实现办件全环节跟踪管理,切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0.持续强化“好差评”评价管理。持续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根据全省统一政务服务“好差评”标准规范,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利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网、移动端、短信和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对政务服务事项和主题集成“一件事”等事项全量开展“好差评”,做到评价方式、评价渠道和评价事项全覆盖。实时监测全省网上政务服务综合监督管理平台和差评整改系统,及时督办整改,确保“差评”事项100%按期整改。实现政务服务差评评价核实、整改、反馈、回访、监督的闭环管理,将差评整改作为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措施。
11.充分发挥各功能窗口有效作用。各级政务大厅按照国办和省市政府要求,全面规范建设窗口,及时补给窗口硬件设备,充分发挥综合咨询、综合受理、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帮代办、“办不成事”各功能窗口作用,为异地群众、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困难。
12.推动政务服务人员能力素质提升。持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政务服务本领,通过采取专家辅导、实操演习等方式分类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帮代办队伍,推行服务事项更多、范围更广、质量更高的帮代办服务,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舒心的政务服务体验。
(三)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建设,大力优化便民利企举措
13.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依托省级统建的平台“一件事一次办”模块,在已开展的集成服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对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涉及的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按照国家要求全面实现企业开办和准营、企业简易注销、员工录用、涉企不动产登记、新生儿出生、灵活就业、公民婚育、扶残助困、军人退役、企业职工退休、公民身后、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等“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
14.拓展“跨域通办”服务范围。运用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方式,进一步拓展“跨域通办”服务范围和深度。在国家“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聚焦外出务工人员户口、居住、就业、婚姻、生育、子女入学、社保、医保、城镇职工养老关系转移等高频办事需求,全面推动户口迁移及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等业务推广应用。持续加强与外省城市群“跨省通办”协同高效合作,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朋友圈”。
15.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的指导和考核,拓展便民服务中心(站)功能,加强日常指导和管理,推动便民服务中心(站)逐步规范化。积极推行通过“免费帮代办+委托受理”的有效方式,将更多便民服务事项向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延伸,实现群众办事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16.大力推进“免证办”数据共享应用。在政务数据共享全面支撑的基础上,深入推行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电子证照跨部门、跨地区互联互通互认。大力推进“免证办”服务,通过直接取消证照材料或数据共享、在线核验等方式,推动实现部门核发的材料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17.深入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根据省市出台的实施办法,持续深入推行告知承诺制,加大次要材料的认定范围,不断提高事项材料要素的精细化梳理深度,进一步扩大更多事项实行容缺受理,实现提速办理。
18.推进企业便民服务彻底进驻。进一步扩容“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推进水电气暖、通讯等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缴费和报装服务彻底进驻实体大厅,并对接线上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
19.扩大帮办代办服务领域。抓好企业、个人生命周期两条主线,强化企业开办、项目建设、弱势群体三类主题,提供绿色通道、全程帮办、上门服务、全程导引四项模式,有效应用联席会议、并联审批、跟踪服务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政务大厅帮办代办服务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便利服务。
20.提升智慧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对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升级,持续扩充建设无障碍服务和特色服务等功能,推动企业和群众高频应用查询、证明打印、公证、法律援助等便民服务线上查询办理、自助终端申报办理和打印服务,做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营商环境、政策直达、不来即享、个税查询等特色服务专区。规范和拓展二维码数字名片应用服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
21.加强宣传引导。认真梳理总结政务服务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及时发布解读政务服务政策举措,充分运用“上报纸、上电视、上新媒体”和进公共场所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甘快办”政务服务的宣传推介力度,营造“人人知晓政务服务、政务服务为人民”的浓厚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各责任单位要细化分工、明确任务,主动扛责任、领任务、提效能、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相关责任单位要积极配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
(二)严格督导落实,提升工作实效。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互联网+监管”系统作用,完善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接诉即办机制和闭环整改机制,切实消除政务服务改革中的问题,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市政府办公室将择机对各地各部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县区、各部门单位务必于6月10日前和12月30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 8318606,邮箱:zwfw_310@163.com)。
(三)强化平台支撑,推进数据共享。按照数字政府建设省级统筹、统分结合的模式,积极承接使用省级统建的应用系统,加强协调供需对接力度,强化平台支撑能力,市级各牵头部门创新特色应用,加大政务数据归集广度,扩大政务数据共享覆盖范围,确保数据质量,加大数据流动速度,满足各方政务数据共享需求。
(四)强化经验总结,抓好示范引领。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及时总结凝炼政务服务工作中的亮点举措,及时报市政府办公室,争取更多先进成果在更大范围得到复制推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