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013911137A/2024-00026 生成日期: 2023-08-31
文       号: 关键字: 企业,金融,人才,服务,融资
所属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机构: 白银市人民政府
关于对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5号建议的答 复
信息来源:白银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31 16:11
浏览次数:

尊敬的薛建军、王华代表:

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们提出的《关于扶持会宁县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结合全市在优化、改善中小企业服务和人才引进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情况

市政府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白银监管分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服务环境,持续扩大信贷投放,为实现中小企业信贷“量增、面扩、结构优化”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积极推动金融政策落地,助力经济平稳发展。推动和落实中央、省、市出台一揽子稳经济金融支持政策措施,联合原人行白银市中心支行、白银银保监分局出台《白银市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货币金融政策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金融“四大工程”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百日攻坚行动”。联合人行白银市中心支行召开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人座谈会暨实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百日攻坚行动部署推进会,完成202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市长金融奖”评选,建立2023年信贷投放月通报制度,压实银行主体责任,引导各银行机构靠前发力,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白银监管分局制定2023年度《普惠金融工作要点》,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及要求。对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开展“一行一策”审慎监管会谈。督促指导各银行机构合理测算2023年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计划,并以“两增两控”监管考核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为抓手,针对性采取问题通报、现场督导、专题调研、监管提示约谈等措施,督促银行机构聚焦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建立问题台账,不断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落实落细。截至7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41.93亿元,较年初增长16.63%,其中信用贷款63.37亿元,较年初增速高达36%。

(二)聚焦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按照“政府推介、银企协作、信息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围绕我市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和企业的融资需求,联系市发改委、住建、工信等部门建立行业重点项目常态化推介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企业融资需求分析、评估和调研活动,健全重点企业、项目融资信息台账。2023年,编制下发《白银市2023年融资项目》,推介市级重点项目155项、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79个,融资需求企业957家。上半年,1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授信607户、229.89亿元,发放贷款614笔、101.83亿元,到位资金占占授信总额的44.3%。其中会宁县共授信238笔、13.39亿元,发放贷款7.53亿元。

(三)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贷动陇原、惠企利民”、“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等活动,推动各县区着眼本地的优势产业、产业集聚区、园区,结合金融机构的不同特色,分层次、分行业、分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政银企对接活动。组织召开全市政银企融资对接会活动,25家金融机构推介金融产品60余项,华龙证券公司开展企业上市专题辅导,推动15家金融机构与295家企业签订银企合作意向协议,意向资金138亿元。上半年,共发放贷款208笔、110.11亿元,到位资金占签约意向协议的79.79%。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六必访”活动,对17家需融资企业逐户诊脉、因户施策,建立融资服务台账清单,协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上半年,为甘肃中瑞铝业发放贷款5亿元,为甘肃博克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放贷360万元,为会宁豆豆药业放贷30万元。

(四)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增强中小微企业发展动能。通过模式创新,推动服务中小微企业趟出新路子、取得新成效。一是激活平台公司内动力。各金融机构加大甘肃“信易贷”平台服务质效考核,及时关注平台市场主体融资需求,通过平台直接对接客户,提供信贷支持,免去企业来回奔波,让企业体会融资平台的便利性。目前,该平台累计入驻市场主体21194 家,发布融资需求228.93亿元,金融机构56家,发布金融产品 32个,共授信87.82亿元,放款49亿元。二是开创政银担企合作新局面。白银区农信社与甘肃金控白银担保公司联合启动白银地区“兴陇快贷”业务,拓宽企业及个人贷款担保方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截至6月,通过“兴陇快贷”发放贷款33笔8365万元。三是引导银行机构精准对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特点,不断改进授信审批流程和风险管控技术,创新信贷产品,优化贷款期限,推广“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信贷模式等措施,持续优化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结构,有效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精准度。截至7月末,全市银行机构针对小微企业发布“云税贷”“个体工商户经营快贷”“兴陇创业贷”“极速贷”等32款信贷产品和“餐饮无忧综合保险”“超市无忧综合保险”“旅馆无忧综合保险”等3款保险产品。

(五)持续推动减费让利,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聚焦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主要矛盾,将各项优惠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引导全市银行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对其存量贷款可单独或综合采用续贷、展期、调整结息方式、延期付息、调整还款计划等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确有需求的做到应延尽延,不抽贷、压贷、断贷。上半年,全市银行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12亿元,较年初增长11.13%,自2020年以来,年平均增长率为11.02%。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5.22%,较年初下降18bp,较2020年平均利率6.04%下降82个bp。督促各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严格落实对单户1000万元(含)以下的融资担保费率不高于1%,单户1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担保费率不高于1.5%,甘肃省农担公司白银运营中心对新增“三农”业务实施0.5%及以下担保费率等政策,不断扩大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担保的业务规模,主动减费让利。截至6月末,全市融资担保机构执行1%及以下担保费率的有205户5.75亿元,执行1.5%担保费率的有1户0.07亿元,减免担保费204.36万元。

二、关于加大人才引进方面

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盯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关键环节,全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

(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定期向企业征集人才、技术需求,拓宽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通过“直播带岗”、“双调查平台”、“15 日招聘专场”和“28日人才集市”等人才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围绕企业对各类人才、技术、项目的需求,完善专业化人才服务职能,收集并整理登记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精准服务。认真落实就业补贴、创业补贴、社保补贴等资金扶持政策。

(二)强化人才培育工作。起草制定《白银市关于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支持营商环境建设若干措施》,着力破解企事业单位引才难、留才难问题,进一步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保障、流动配置机制,出台支持营商环境建设的16条具体措施,更好释放“人才第一资源”活力,积极发挥了数字经济人才支持营商环境建设的积极作用。 

(三)落实基层项目就业政策。认真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服务。开展“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引领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到见习单位积极参加就业见习。

(四)畅通职称申报渠道。进一步打破户籍、身份、档案、所有制等制约,全面畅通数字经济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属地原则一般在劳动关系所在地(已签订劳动合同的现用人单位所在地)自愿参加职称评审,经申报人申报、所在工作单位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一步到位”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五)引导企业提高人才工资待遇。持续开展企业薪酬调查,探索发布各类从业人员工资报酬信息,为企业合理确定人才工资水平提供有效参考。督促企业落实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促进各类人才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六)推荐优秀人才申报项目。认真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推荐符合条件的人才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优秀专家、享受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陇原青年英才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针对您们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等,加大银企对接力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着力疏解融资难题,进一步紧盯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关键环节,全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

再次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白银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2023年8月3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