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0139113805/2024-167788 生成日期: 2024-09-06
文       号: 关键字: 养护,公路,应急,路,整治
所属机构: 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机构: 白银市人民政府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06号提案的答 复
信息来源:白银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4-09-06 17:03
浏览次数:

九三学社白银市委会:

一、关于积极建设绿色低碳路域的建议

1.提升路域本质清洁化水平。近年来,白银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践行绿色养护理念,加快绿色低碳公路养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强化节能减排,不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养护科技含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的公路养护之道。一是大力推广应用“四新”技术。依托白银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促进养护生产降本增效为目标,持续在“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转化上做文章,近年累计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共计26项。如在路面养护工程中持续推广应用环保型固化剂、应力吸收布等新材料,有效提高了路基土体密度,抑制了基层反射裂缝,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减少了碳排放量。在路面预防养护工程中,大胆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符合白银地区的“低噪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技术”,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低碳、清洁、环保、绿色能的养护目标。二是着眼筑路材料循环利用。积极开展路面铣刨料循环利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重点破解沥青路面铣刨料再生利用中多种技术难题,在养护工程中成功推广应用用厂拌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全深式就地冷再生等5项路面再生技术,实现废旧材料循环利用,达到了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目的。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主动做好养护工程施工驻地现场生活垃圾管理处置和清理。按照“分类回收,集中存放,统一处置”的原则,对施工场站、生活区及施工现场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分类处置。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积极与环保部门沟通,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施工过程产生的土方堆弃等固体废弃物严格按照项目前期设计文件要求,定点堆放并覆盖。同时按照“最多封一次”的要求,在开展养护工程的过程中同步做好日常养护及路域环境整治,减少路域范围扬尘、噪声污染和碳排放。

2.加强路域文旅休闲功能建设。一是综合整治,打造景观示范路。依托白银市“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建设,采用乔、灌、草、花结合的方式,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植绿、增绿、护绿。计划打造G247线靖远至甘沟段、G341线大坝口至魏家地段共计84公里公路养护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景观示范路”。二是特色鲜明,打造文化示范路。综合考虑所在地区域文化,发掘本单位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积极培育白银公路文化,拓宽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谱系,在村镇过境段、路堑护面墙、服务区两侧等布设展示地域特色、公路文化的标志标识和文化景观,计划打造 G312线太平至会宁段、G109线刘寨柯至五合段、G341线北湾至四龙段共计67公里地域特色鲜明丰富的“文化示范路”。

3.提升路域环境治理成效。大力推进路域环境整治常态化,持续在路容路貌改善上下功夫,积极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一是健全机制建设抓平常。围绕整治工作常态化、共保共治长效化、联勤联动高频化、整治成效持久化,构建沿线乡镇部门共治共保机制、“一路四方”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形成抓在日常、治在经常、管在平常的常态长效治理模式。二是突出专项整治抓重点。开展“冬日无闲夯基固本”专项活动,将冬季路域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实行领导分段包抓制,守牢“一米线”,紧盯“路两旁”,集中力量清扫路面杂物,全面清理路肩、排水设施,清洗波形护栏、标志标牌等。加强同沿线乡镇、路政等部门的协同联动,结合地方政府美丽乡村建设,集中整治公路沿线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等影响路容路貌和行车安全的问题。三是提升整治标准抓突破。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从细处入手,制定《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重点抓好互通立交、收费广场前后、城区出入口、城乡结合部和省际接头路段的路域环境,着力解决G109线银三角段、G341线闇门段等10处村镇过境路段路域环境治理难、保持难的问题。

4.加大智能化、清洁化养护装备。结合实际有序推进养护设备的更新改造升级,完成了会宁、大水䃎、靖远3个养护工区拌合楼环保改造,同时在装载机、轻型自卸车上增加清扫滚刷、护栏清洗机等附属设施,扩大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和用途,逐步实现清扫保洁、打冰除雪、应急抢险、小修保养等养护作业机械化,不断推进公路养护生产向机械化、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养护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公路养护各方面,以“绿色低碳养护、节能环保出行”为宗旨,注重自主创新、先行先试,力争在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再上新台阶,推进公路养护向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发展不断迈进,做实做好公路养护领域“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

二、关于夯实路域发展基础的建议

1.提升路网运行效率。积极践行 “出行即服务”理念,以实现管养公路可视可管可控为目标,依托白银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应急调度指挥平台,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步伐,加大路网运行监测力度,服务公众平安便捷出行。同时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采取视频监控+现场巡查的方式,全天候做好路网运行监测工作,实时掌握国省干线公路路网运行情况,确保出现道路突发事件或大面积拥堵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处置。并规范做好路况信息的报送和发布,通过高德地图、今日头条、抖音、单位网站等平台发布路况和公路养护施工作业信息,为公众提供精准、便捷的出行服务。

2.搭建数字路域共享共治平台。目前在国省干线公路已布设高清视频监控点36个,共享省公路发展中心云联网视频、高速公路视频,接入视频监控点296处。同时配备移动车载视频10套、移动布控球5台,并接入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其中大华监控平台入驻白银市应急安全指挥中心席位,与消防部门分别共享大华监控平台和水灾旱灾防御系统、甘肃智慧水利平台。结合线路实际,科学合理布设交通量观测站点19处,提高交通量调查科学化、自动化水平。

3.提高区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应对能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融入大应急格局,持续打好冬春季除雪保畅、夏秋季水毁抢通和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三大战役”,尽最大努力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一是持续优化协同联动机制,靠实涉路部门各方责任,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一路多方”协同联动会议,加强联勤联动和信息共享,合力保障路网畅通。二是强化应急体系建设。规范值班值守、应急信息报送、监测预警等工作,细化完善除雪保畅、水毁修复等各类应急预案。三是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的应急保畅铁军。目前已组织了G341线突发事件应急逃生演练、G341线公路地质灾害处置应急演练、地震灾害桌面推演等,通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实战能力,从演练中总结经验,强化应急准备,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处置,全力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一键启动”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路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综合协调机制,制定完善路域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区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应对能力。

白银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9月6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