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013911137A/2024-139594 生成日期: 2024-09-28
文       号: 市政发[2024]43号 关键字: 建设,发展,城市,生态,空间
所属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机构: 白银市人民政府
白 银 市 人 民 政 府关于印发《白银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信息来源: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28 17:11
浏览次数:

各县、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在银各单位:

《白银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经省政府批复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白银市人民政府

2024年9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有删减)

白银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基础现状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总体目标与战略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城市性质

第三节 战略定位

第四节 目标任务

第五节 空间策略

第三章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第一节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第二节 落实细化主体功能分区布局

第三节 优化全域开发保护格局

第四章 严格保护农业空间,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落实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第二节 开展农用地综合整治

第三节 统筹优化乡村空间布局

第五章 统筹生态保护与治理,确保区域生态安全

第一节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二节 强化水资源约束

第三节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

第六章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第一节 构建高效集聚的城镇体系

第二节 构建县域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第四节 产业体系建设与空间布局

第五节 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第七章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第一节 城区空间发展格局

第二节 营造多元化人居空间

第三节 城市空间总体设计

第四节 优化中心城区道路交通

第五节 完善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

第六节 综合防灾减灾

第七节 加强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

第八节 加快城市更新

第九节 引导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第十节 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第八章 弘扬历史文化传承,彰显铜城国土魅力

第一节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第二节 塑造全域特色城乡风貌

第九章 优化区域支撑体系,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第一节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第三节 保障能源绿色安全布局

第四节 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第五节 优化市政基础设施布局

第六节 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第十章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共建兰白都市圈

第一节 融入兰白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 实现区域生态共保共治

第三节 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第十一章 统筹规划实施与管理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第二节 加强规划传导与落实

第三节 实施保障机制

第四节 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前  言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白银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对《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和《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贯彻和落实,是白银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指南和蓝图。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战略要求,统筹发展、安全和保护,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为国家、甘肃省重大战略任务和白银近远期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对其他规划涉及的空间利用提供指导和约束,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协调性、约束性,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白银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及祁连山东延余脉向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属于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境内以山区为主,南北高中部低,北部属冲洪积倾斜平原,中部为低山丘陵,南部呈黄土梁峁残塬地貌,黄河自南向北呈S形流经市域。白银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定西市,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固原市及我省平凉市接壤,西邻兰州市及武威市,是兰白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是陇中对外联系的重要门户和陆桥新通道的节点城市。黄河灌溉资源丰富,相继建成景电、靖会、兴电等大中型提灌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主干线横贯境内,是西部重要的能源、物流通道。

专栏1:主要自然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2020年,全市耕地5302.43平方千米(795.37万亩)、园地239.97平方千米、林地1411.86平方千米、草地11179.99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96.17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254.43平方千米、水域用地170.72平方千米。

水资源:全市可产生常年地表径流的河流有两条,分别为黄河和祖厉河。黄河白银市段全长258千米,多年平均过境流量328亿立方米,市域境内的黄河取水许可量为9.86亿立方米;黄河一级支流祖厉河流长198.2千米,年入境流量0.72亿立方米,水质等级较低,不能灌溉和饮用。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1亿立方米,其中不重复水资源量为0.64亿立方米,可利用的地下水为0.65亿立方米,已开发利用0.30亿立方米。受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等因素影响,开采难度大、成本高。

生物资源:全市树种资源共有43科78属310多种,其中主要树种32科65属100多种,主要果品树种150多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胡杨、梭梭、沙冬青3种。有数百种野生植物,其中药材有39科92属115种。野生、陆生脊椎动物约21目47科140种,两栖类1目3科4种,爬行类2目5科10种,鸟类12目24科24种,哺乳类6目15科4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2种,甘肃省重点保护动物33种,其中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研究价值的10种;天敌昆虫资源9目23科57种。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宏观政策导向和确定的投资方向,为白银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白银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大机遇。纵深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强化举措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白银全面融入陆桥经济走廊、深化对外开放,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为兰白都市圈协同发展提出新要求。以兰白“一小时核心经济圈”建设为载体,深入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县域”行动,白银紧扣国家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机遇,构建大产业、大支撑、大融合的“一区三大”发展格局,建立以新材料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县域经济新局面。

聚焦“六个白银”建设,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明目标与方向。以建设“绿色白银”“实力白银”“活力白银”“富裕白银”“幸福白银”“平安白银”为目标,白银将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段生态治理,加快形成“一圈一带三线多极”的动力格局,加大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县域经济发展,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城乡现代化治理能力,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

同时,地质灾害风险、人口流失和老龄化、产业转型难度大以及水利工程开发的不确定性使白银的发展存在风险挑战。

面临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风险。每年7~9月长时间的强降水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暴雨诱发的多沟群发性滑坡型泥石流灾害的叠加效应提高了次生灾害发生概率。

人口流失和年龄结构变化对空间供给提出新导向。根据全国人口七普数据,白银市城镇人口总量增加、总人口数量流失、人口老龄化加剧等新变化,对城镇空间布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出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养老设施和托育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投入,为实现全龄友好型社会提供空间保障。

高质量发展对空间效能提出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等理念,为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白银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面临加快实施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的全方位挑战。

黑山峡开发的不确定性给保护治理带来新挑战。黑山峡水利工程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能够进一步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解决甘肃、宁夏两省用水矛盾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但黑山峡水利工程建设从耕地保护、生产生活空间重组等方面对白银市的国土空间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二章  总体目标与战略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融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紧紧围绕“实力白银”、“绿色白银”、“富裕白银”、“活力白银”、“幸福白银”、“平安白银”六个目标,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白银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防安全、城镇化健康发展等空间需求,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统筹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支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白银。

第二节 
城市性质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白都市圈重要城市,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西北新材料产业科创基地陇中核心、西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白银增长极,兰州经济圈复合型能源基地,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基地,黄河上游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先行区,甘肃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第四节  目标任务

到2035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全面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兰白一体化格局基本建立,圈内基本实现生态共保共治、产业错位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资源要素循环流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设完成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成为西北重要的生态农业和绿色加工基地;建设西北重要的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和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成为甘肃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核心中枢”;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国家红色基因保护传承典范区。城镇建设空间实现内涵式发展,城乡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均衡配置,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银。

白银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主要指标表

指标项

指标属性

2020年

2025年

2035年

指标层级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平方千米)

约束性

——

≥658.15

≥658.15

市域

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约束性

10.79

≤11.61

依据上级下达任务确定

市域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平方千米)

约束性

——

≥4487.38

≥4487.38

市域

耕地保有量(平方千米)

约束性

——

≥5270.14

≥5270.14

市域

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

约束性

1.2757

≤1.2757

≤1.2757

市域

森林覆盖率(%)

预期性

4.22

依据上级下达任务确定

依据上级下达任务确定

市域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预期性

41.8

≥42

≥43

市域

湿地保护率(%)

预期性

46

≥48

≥48

市域

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

预期性

1.6

≥1.6

≥1.6

市域

水域空间保有量(平方千米)

预期性

168.57

≥168.57

≥168.57

市域

水土保持率(%)

预期性

65.02

≥69.47

≥80.56

市域

黄河白银市段水质达标率(%)

预期性

100

100

100

市域

自然和文化遗产(处)

预期性

63

≥63

≥63

市域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建议性

36.5

≥55.4

≥80

市域

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

(立方米)

约束性

292.38

≤188.73

≤158.83

市域

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地耗

(平方米)

预期性

168.55

≤130.42

≤82.3

市域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预期性

5.78

≥6.5

≥8

市域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预期性

100

100

100

市域

第五节 空间策略

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全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作出系统性安排,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落实省级战略确定的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统筹协调相关专项领域的空间需求,以高水平空间治理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提升国土空间的支撑力。

守住国土空间安全底线,推动可持续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不断增强粮食、生态、水资源、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提升国土空间的承载力。

推动各区域要素通道畅通,形成协调发展格局。畅通区域通道网络,促进白银与相邻市(州)、城乡之间的紧密连接,加强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强化面向毗邻省(自治区)的对外连接,形成优势互补、功能协同的主体功能布局,构建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国土开发格局,提升国土空间的竞争力。

强化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空间保障。顺应人口变化趋势,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体系,合理确定并严格管控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优化用地结构。引导城镇紧凑布局,打造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增长极,形成城乡融合的空间格局,提升国土空间的开发潜力。加强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建设美丽白银。构建国家遗产保护利用空间体系,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旅游景区、休闲旅游度假地,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魅力空间。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白银。

建设数字国土,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能力。建设功能健全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实现国土空间数据、信息、知识的有序共享,建设自然、人文和信息相融合的数字国土,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的创新力。

第三章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新格局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将“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作为白银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活动应坚持的底线。

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现状耕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优先确定耕地保护目标,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90.52万亩(5270.14平方千米),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73.11万亩(4487.38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靖远县、会宁县和景泰县。

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占用。优先保护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和优质耕地,严格实施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因建设确需占用的,必须依法补充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确保粮食产能不下降。实施耕地年度进出平衡,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在进出平衡中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总体质量。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区域,以及目前基本没有人类活动、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生态空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58.1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铁木山、哈思山、寿鹿山、屈吴山等自然保护区、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和白墩子盐沼湿地公园内。

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在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避让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结合人口变化趋势和存量建设用地状况,管控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引导形成集约紧凑的城镇空间格局。全市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为1.2757。

第二节 落实细化主体功能分区布局

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合理优化白银市各乡镇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逐级传导。

落实县区主体功能定位。按照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各县区主体功能定位,坚持整体稳定、局部细化、生态优先、功能优先的原则,确定县区主体功能定位。白银区、平川区为城市化地区,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为农产品主产区。并根据县区资源环境禀赋和特点,确定能源资源富集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两类叠加功能类型。确定白银区为能源资源富集区,会宁县和景泰县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

细化乡镇主体功能区。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确定水土光热条件较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布较集中、农产品产量较高的乡镇确定为农产品主产区。将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确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重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程较集中、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较大、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较强的乡镇确定为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期内重点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重要生态空间应保尽保,优先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控制区,落实生态保护要求,强化建设管控。将保障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确定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较强、区域综合竞争能力较强的乡镇(街道)为城市化地区,规划期内重点落实省市及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引导城镇合理布局。重点发挥吸纳转移人口就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作用,优先作为城镇发展区,集中进行城镇建设。

专栏2:乡镇(街道)主体功能区划分情况

行政区

乡镇主体功能区细化

乡镇名称

白银区

农产品主产区

强湾乡、武川乡

城市化地区

纺织路街道、人民路街道、公园路街道、工农路街道、四龙路街道、王岘镇、四龙镇、水川镇

平川区

农产品主产区

种田乡、复兴乡

重点生态功能区

黄峤镇

城市化地区

兴平路街道、长征街道、电力路街道、红会路街道、宝积镇、水泉镇、王家山镇、共和镇

靖远县

农产品主产区

兴隆乡、永新乡、北湾镇、平堡镇、东湾镇、大芦镇、高湾镇、箬笠乡、五合镇、东升镇、靖安乡

重点生态功能区

石门乡、双龙镇

城市化地区

乌兰镇、糜滩镇、北滩镇、刘川镇、三滩镇

会宁县

农产品主产区

头寨子镇、白草塬镇、甘沟驿镇、新庄镇、汉家岔镇、土高山乡、草滩镇、刘家寨子镇、土门岘镇、四房吴镇、新塬镇、大沟镇、韩家集镇、平头川镇、八里湾乡、老君坡镇

重点生态功能区

中川镇、翟家所镇、太平店镇、丁家沟镇、侯家川镇、党家岘乡、杨崖集镇、新添堡回族乡

城市化地区

会师镇、柴家门镇、郭城驿镇、河畔镇

景泰县

农产品主产区

上沙沃镇、漫水滩乡、草窝滩镇(南)、芦阳镇、喜泉镇、条山集团、五佛乡

重点生态功能区

寺滩乡、草窝滩镇(北)、中泉镇

城市化地区

一条山镇、红水镇、正路镇

明确乡镇叠加功能区。将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相对富集、为国家发展提供能源资源保障的8个乡镇划为能源资源富集区。将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以及水利、农业、工业等文化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空间集中分布的7个乡镇划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

专栏3:乡镇叠加功能区划分情况

行政区

叠加功能区

乡镇名称

白银区

能源资源富集区

王岘镇

平川区

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

水泉镇

能源资源富集区

宝积镇、共和镇、王家山镇

靖远县

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

平堡镇

会宁县

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

头寨子镇、中川镇

景泰县

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

寺滩乡、中泉镇、芦阳镇

能源资源富集区

中泉镇、正路镇、五佛乡、上沙沃镇

第三节 优化全域开发保护格局

依托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自然地理特征和发展趋势,协调生态、生产、生活整体关系,构建“一核、三廊、三区、多轴”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专栏4:“一核、三廊、三区、多轴”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核:白银城区、平川城区和靖远县城组成的城市发展核心。

三廊:刘白经济产业发展廊道、黄河生态保护和文旅发展廊道、寿鹿山—米家山—哈思山—屈吴山生物多样性绿色生态廊道。

三区:市域北部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区,中部沿黄城镇核心发展区,南部旱作农业发展区。

多轴:市域内沿主要交通廊道形成的城镇发展轴。

综合地理、气候特征和现阶段农业基础条件,结合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部署,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节水优先、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的原则,全力打造“一带三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专栏5:构建“一带三区”农业空间格局

一带:沿黄高质量发展农业带。以沿黄河两岸的自流灌区及相邻提灌区为主要区域,率先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三区:以景电、兴电、靖会、刘川、中部移民工程等高扬程灌区为主要区域的高扬程节水高效农业区;以靖远县和会宁县、平川区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主要区域的南部旱作绿色有机农业区;在景泰、靖远北部靠近内蒙古自治区及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为主要区域的北部戈壁绿洲生态农业区。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先导,统筹保护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要素,更好履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使命担当,建设以寿鹿山、哈思山、屈吴山和铁木山为重点的生态屏障,以黄河和祖厉河为骨干,筑牢“两屏、两带、三廊、四山、五基地”的生态空间格局。

专栏6:“两屏、两带、三廊、四山、五基地”生态安全格局

两屏:包括北方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和南部水土保持生态屏障。

两带:依托国省道沿线乡镇形成一横一纵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带。

三廊:主要包括寿鹿山—米家山—哈思山—屈吴山生物多样性绿色生态廊道、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廊道、华家岭—祖厉河生态廊道。

四山:以寿鹿山、哈思山、屈吴山和铁木山构建市域生态绿核。

五基地:5个碳汇林基地。

全面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深入对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打造“一圈一带三线多极”的城镇空间开发格局,建立以白银城区、平川城区和靖远县城组成的城镇发展核心为支撑,以黄河沿岸城镇带为重要组成,以国省道交通干线为连接,以县城、中心镇和园区为增长极的空间城镇建设格局,推动城区、县城、小城镇和园区协调发展。

专栏7:“一圈一带三线多极”城镇开发格局

一圈:即白银城区、平川城区和靖远县城组成的城镇发展核心圈。

一带:即黄河沿岸城镇带。

三线:即以G247景泰至昭通公路为纵轴,依托自然条件和农业产业基础,坚持农牧结合、产业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三产联动,以高效设施农业为主,加快设施养殖、优质瓜菜、现代制种等产业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搞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发挥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优势,建设全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推广区、兰州经济圈的绿色农产品供给基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以G667武威至定西公路为纵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把沿线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服务中心,辐射周边农村。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加强重点镇给排水、供热、燃气、环卫、电力、电信等市政工程建设,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促进人口及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以G109北京至拉萨公路为横轴,发挥白银高新技术开发区、银西产业园、刘川工业集中区、平川经济开发区等产业优势,强化园区功能定位,推进产业错位协调发展,利用铁路、公路交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有色冶金、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产业,建成兰西城市群有色冶金、精细化工、新材料、能源及新能源基地,打造现代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带。

多极:统筹各县区职能分工,构建“白银区先导发展极、其他县区特色发展极、中心城镇聚集发展极、产业园区错位发展极”的多层次城镇开发格局,提高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增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第四章 严格保护农业空间,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落实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严保耕地数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粮食基本保障能力。逐级足额带图斑下达耕地保护任务;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切实实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到人、落到地块”。全面实行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优先保护河谷地区水土条件好、质量等级高、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推动通过土地整理适度增加耕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对新增建设用地确需占用耕地的,按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要求实现占补平衡,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先补后占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在沿黄灌区和高扬程灌区加大国土综合整治,利用市域未利用地资源优势,做好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储备。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做到复垦补充耕地与建新占用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探索开展占补平衡指标跨区域交易。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终身追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

提升耕地质量。在确保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的前提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质量。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灌区节水改造,配套改造田间道、生产路,完善农田防护林网。分类推进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开展耕地轮作休耕,探索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优先保护和改善农田土壤环境,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保护,统筹沿黄灌区耕地提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到2035年,按期完成上级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耕地质量等别提升0.5等。

改善耕地生态。河谷川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耕地抛荒整治和土地休耕,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加强建后管理,安排农田轮作休耕;黄土丘陵山区通过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统筹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推进坡耕地改造,农田防护林建设,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工程。以化肥农药减量化、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开展黄河滩区、祖厉河两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防治,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种养循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持耕地进出平衡,防止耕地“非粮化”,永久基本农田特别是高标准农田“非粮化”。做好耕地种植用途管制,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全面实施耕地用途管制。结合白银林果业标准示范园创建、低效果园改造优化等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发展林果业,减少新增林果业占用耕地,稳妥引导黄河河谷、祖厉河河谷、兴电、景电等大型灌区的林地、园地向耕地转换。探索建立耕地与其他农用地空间优化动态调整激励机制,引导农业结构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转变,稳妥有序恢复流向其他农用地的耕地。严格落实耕地利用措施和优先序,优质耕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

拓展耕地复合功能。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鼓励林地、农用地空间复合利用,通过林果、林药、林禽、林畜、林花、林菌、空间分层栽培等形式的立体混种模式,形成绿色循环生态链,促进不同农业类型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高林地、农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目标。依托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白银市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和休闲农业,延长产业链。提升农田景观生态系统服务,探索“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文化体育”等融合发展新模式。

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经依法批准确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应先补后占。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土地整治和新建高标准农田增加的优质耕地应当优先补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优先将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地区,不得规划新建可能造成污染的建设项目。

优化调整耕地空间布局。按照干旱半干旱山区、沿黄灌区和高扬程灌区三种农业生态区域,分区域推进全市农业空间布局优化。巩固干旱半干旱山区25度以上退耕还林成果,加大力度推进高扬程灌区沙化地的还草还林工作和盐渍化治理。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分区域建立沿黄灌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保护区、高扬程灌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保护区、祖厉河河谷地带永久基本农田集中保护区、干旱半干旱山区的永久基本农田集中保护区。

开展农用地综合整治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用地整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围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全市规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40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统一上图入库。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机制。持续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和中低产田、盐碱沙化土地治理,注重从提高土壤肥力、培养健康生态土壤、实施高效节水、完善农田设施等方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地力提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两个100万亩示范区。

积极推进耕地战略资源储备。结合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情况,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要求,统筹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影响林地保护、避让重要生态区及生态脆弱区的前提下,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以水而定开展宜耕后备资源整治。结合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前谋划做好耕地战略储备,在沿黄灌区和高扬程灌区开展农用地综合整治,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在靖远县南北部、会宁县中部和景泰县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统筹土地整治、复垦和后备资源开发,多措并举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对于具备开发条件的空闲地、废弃地,探索发展设施农业和绿色农业。禁止开垦严重沙化土地,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开垦耕地,禁止违规毁林开垦耕地,合理划定耕地后备资源,科学有序开发宜耕土地后备资源。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用于新开垦耕地的质量建设。

注重工矿废弃地复垦。全面推进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尽量恢复损毁土地的自然状态,因地制宜加强修复绿化。推进白银区金属矿、平川—靖远煤矿重点区域历史工矿废弃地土地复垦。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科学进行分类布局,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对乡村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继续推进景泰、靖远2个乡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积极争取优先在全市38个农产品主产区乡镇以乡镇为单元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对田、水、路、林、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为建设业强村美民富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做好盐碱沙化耕地防护治理。重点对景泰、靖远等县区的盐碱耕地做好综合防护治理。采取农艺、生物、工程、化学等综合改良措施进行盐碱地的治理,培育盐碱地特色农业产业,加快耕地土壤覆盖率,推广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洗盐排盐、粮草轮作等技术模式,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逐步减轻盐渍化危害。结合北部防风固沙带综合治理,开展人工造林,加快植被恢复,做好沙化耕地防治。

统筹优化乡村空间布局

优化村庄分类布局。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各县区按照“五类”村庄发展类型进行空间引导,逐步实现村庄布局由散到整,依托交通廊道、产业优势,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村庄加快发展,合理优化村庄布局。全市划分集聚提升类村庄230个、城郊融合类村庄65个、特色保护类村庄34个、拆迁撤并类村庄32个、其他类村庄341个。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布局优化,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合理安排生产空间,打造宜居生活空间,保护修复生态空间,保护乡村历史文化,强化综合防灾,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民居风貌、农业景观。

专栏8:村庄分类规划指引

集聚提升类。指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村庄,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其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区位交通条件相对较好、配套设施相对齐全、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对周边村庄能够起到一定辐射带动作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村庄。该类村庄应科学确定发展方向,统筹考虑与周边村庄一体化发展,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促进农村居民点集中或连片建设。合理预测村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结合宅基地整理、未利用地整治改造,留足发展空间,推进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城郊融合类。指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的村庄。其主要特征是村庄能够承接城镇外溢功能,居住建筑已经或即将呈现城市聚落形态,村庄能够共享使用城镇基础设施,具备向城镇地区转型的潜力条件。该类村庄要落实市、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应综合考虑县城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的作用。

特色保护类。指已经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以及未公布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自然景观保护价值或者具有其它保护价值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此类村庄一般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文物古迹丰富、传统格局完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特色景观、地方特色产业等特征。该类村庄应将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等纳入村庄规划。统筹好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格局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切实保护村庄传统格局、风貌、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

拆迁撤并类。指因各种原因需要搬离原址撤并至其他地区的村庄。其主要特征是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人口流失严重或因重大项目建设等原因需要搬迁的村庄。该类村庄近期不能搬迁撤并的可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在坚持建设用地减量原则的基础上,与空心村治理相结合,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建设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要求,规划建设村庄。

其他类。指目前暂无法确定类别、看不准、需进一步观察和论证的村庄。其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相对较小、配套设施一般,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空间受限,一般需依托附近集聚提升类村庄共同发展。该类村庄应按照实际需要选择性编制村庄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土地整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规划内容。

优化乡村发展空间格局。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乡村资源分布特点,尊重村民传统聚居风俗,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统筹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按照“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城带乡、适度聚居”的原则,引导村民向条件较好的黄河沿岸、公路沿线、城镇周边、景区周边聚居,构建“一带两区三线”乡村发展新格局。强化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政策支持,满足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强化乡村建设用地保障力度,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布局,加快和美乡村建设。

专栏9:构建“一带两区三线”乡村发展新格局

一带:即沿黄乡村建设带。主要包括黄河沿岸的白银区水川镇、四龙镇,靖远县乌兰镇、平堡镇、北湾镇、糜滩镇、东湾镇、三滩镇、双龙镇、兴隆乡、石门乡,景泰县中泉镇、五佛乡、草窝滩镇,平川区水泉镇等乡镇。将沿黄河流域和S103兰州至黄河石林沿线城镇和村庄贯穿起来,打造成和美乡村建设核心带、黄河上游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两区:即城镇和景区为主的乡村建设集中区。主要包括5个县城和69个乡镇周边区域,黄河石林景区、红色旅游景区、黄河湿地、法泉寺等人文景区、寿鹿山等生态景区以及建成的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周边区域。着力增强城镇和景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融合发展。

三线:即沿境内G109北京至拉萨、G247景泰至昭通、G666景泰至兰州三条国道为主的公路沿线乡村分布区。主要包括白银区王岘镇,平川区共和镇、宝积镇、水泉镇、王家山镇,靖远县东湾镇、三滩镇、大芦镇、刘川镇、北滩镇、东升镇、五合镇,会宁县郭城驿镇、河畔镇、头寨子镇、甘沟驿镇、太平店镇、中川镇、新添堡回族乡、翟家所镇、柴家门镇、侯家川镇,景泰县中泉镇、草窝滩镇、寺滩乡、喜泉镇、上沙沃镇、五佛乡、正路镇、芦阳镇。发挥交通优势,发展路衍经济,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形成乡村建设分布区。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建设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为抓手,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统筹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能力。通过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宽产业融合发展新途径。同时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紧密相连、一体推进,形成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格局,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有序增加农业现代产业园等重大农业项目土地投入,合理安排乡村休闲旅游等发展用地,优先保障纳入国家规划和建设计划的重点旅游项目用地。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鼓励旅游项目使用荒山、荒坡、荒滩。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村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等工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基础设施村覆盖、户延伸,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保障农村用水安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推进燃气下乡,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乡村社区生活圈,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性生产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有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实施农村“四旁”绿化、立体绿化,见缝插绿、应绿尽绿。保护好原生态自然环境,弘扬延续乡村文脉,打造以白银区“六朵金花”等为代表的和美乡村。

提升村庄建设节约集约水平。控制村庄建设用地总量,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坚持农村“一户一宅”制度,禁止新增宅基地违反规划和超标准占地建房,逐步解决现已存在的住宅布局散乱和超标准用地问题,新建或新审批宅基地应符合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等相关管控要求。引导农村闲置宅基地合理流转,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依法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保障农业产业园区合理用地需求。

第五章 统筹生态保护与治理,确保区域生态安全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在内的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守护自然生态,保育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规划形成“4+4”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与一般控制区的管控措施,做好区内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与稳定性。优化自然公园布局。按照自然属性、生态价值、管理目标,将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森林、草原、湿地、沙漠、地质、风景名胜区等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区域划入自然公园,优化管控范围,促进形成多样化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专栏10:自然保护地名录

自然保护区

甘肃景泰县寿鹿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甘肃白银市哈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甘肃白银市屈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甘肃会宁县铁木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公园

甘肃景泰县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甘肃会宁县东山省级森林公园、甘肃靖远县法泉寺省级森林公园、甘肃景泰县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

逐步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整合优化各类自然资源,制定自然保护地准入清单;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评估,逐步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地作用,为公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为全社会提供科研、教育、体验、游憩等公共服务,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永续发展。

强化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强化刚性约束,严格“四水四定”。落实全市水权管控指标,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合理确定人口、耕地、城镇规模和产业布局,促进人口经济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加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区管控,严格控制超载地区人口和高耗水产业规模,加快推进黄河流域地表水超载治理。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节水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禀赋和水资源循环转化、供、用、耗、排关系,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优化供用水结构,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促进水资源供需平衡。统筹配置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规水资源。

明确水资源保护利用目标。2025年,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明显优化。节水行动取得较大进展,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形成,重点区域供水安全保障明显改善;河道和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全面加强,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2035年白银市用水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以内。

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严控农业用水。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实施靖会、兴电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开展靖远县刘川、中堡,平川区陡城和白银区四龙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节水改造灌溉面积200万亩。稳步提升灌溉水利用效率及灌溉保证率,推进灌溉体系现代化改造,打造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推进工业节水。以创建节水型工业园区和节水型企业为重点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企业准入,控制工业用水总量,提高中水使用率。深挖工业节水潜力,促进企业治理废水、循环用水、节约用水,加强水循环利用,以用水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加强生活节水。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推广节水器具,加强节水型小区、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和节水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推广中水回用,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用水。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

保护重要水空间。强化重要河流管控。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严格限制建设项目侵占或损害河流生态空间,禁止建设除水利、防洪(凌)、道路、桥梁、景观、园林绿化、运动休闲外的其他项目,统筹规划岸线资源,保持自然岸线保有率在50%以上。严格控制以人工湖、人工湿地等形式新建人造水景观。加强水源地保护。以饮用水水源地、祖厉河源头区域为重点,严格落实湿地保护区制度,开展湿地保护工程。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在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基础上采取隔离防护、生态修复、排污口治理等措施,加强水源地保护工程的建设。完善集中式水源地监测体系,建设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制定水源地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监测机制,保障城乡人民饮用水安全。严控地下水超采。全面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试点调查评估,全面掌握全市地下水污染状况,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

到2035年实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确保地下水污染区的水质状况均得到改善,地下水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综合治理流域污染。河沟污染综合治理。以黄河、祖厉河为重点,实施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彻底消灭劣Ⅴ类水体。在河沟沿岸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制定统一的流域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严格管控高污染项目落地。实现沿岸工业、生活、农业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在条件适宜的河段探索实施湿地植物生态处理方式治理小流域污染。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控制有害农药及化肥使用量,减少固体污染物排放。有效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提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完善相关配套收集管网建设,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

湿地资源保护与修复。湿地资源布局。湿地资源主要包括景泰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和黄河干支流沿线湿地公园。到2035年,湿地保护率不低于48%。严格湿地资源保护与管控。禁止擅自征收、占用重要湿地以及自然湿地。禁止开(围)垦填埋排干湿地、永久性截断湿地水源、向湿地超标排放污染物等破坏湿地行为,切实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确保全市湿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破坏、质量不降低。加强湿地生态功能修复。着力解决湿地景观破碎和湿地功能退化的问题,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林草资源保护与修复。强化林草资源保护培育。全面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政策,严格保护原生性森林。强化天然林管护和后备资源培育,全面保护修复天然林。重点在哈思山、铁木山、寿鹿山、屈吴山等国有稀疏退化的天然林区和林缘区,积极落实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加快森林正向演替,逐步恢复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等生态系统功能。强化天然林区中幼林抚育,促进形成地带性顶级群落。优化草产业发展布局,加大草产业投入力度,在景泰县寿鹿山、靖远县哈思山、平川区屈吴山、会宁县铁木山和华家岭周边建成5个万亩生态优质牧草基地。

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以白银区、靖远县和平川区部分地区为重点区域,积极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加快采矿沉陷区生态恢复治理。针对铜、铅、锌、稀散金属矿,石膏、石英岩、煤矿等重点矿山进行复绿、受损山体生态修复。统筹推进平川、靖远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景泰县草窝滩镇翠柳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平川区磁窑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到2035年,基本完成全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和黄河生态廊道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主体作用,加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水体、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境。重点保护黄河干流、祖厉河等主要支流的天然生态廊道,维护沿河生态缓冲带间的物种迁徙生态通廊,加强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及重要生态源地之间的连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稳定性。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筛选适宜造林绿化区域,统筹规划造林绿化空间,并落实到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上。坚持以水定林,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沙则沙,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重点调整土质良好的25度以下耕地内种树、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过度发展乔木树种、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区域毁草增林等不当利用方式。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环境,在适宜的城市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按照省级下达任务执行。

专栏11:生态修复与国土绿化重点工程

黄河干流白银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在黄河干流重点治理区,加快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梁峁坡沟兼治,山水田林路渠系统治理。梁峁坡沟25°以上的造林种草,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配套田间道路及小型蓄水工程;25°以下宜修梯田的进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及旧梯田提质改造;侵蚀沟道修筑高标准淤地坝、谷坊拦沙减沙等项目。

祖厉河流域治理工程。在祖厉河等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建立以沟道淤地坝、旱作梯田和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甘肃中部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在中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及沿黄区域,大力推进河道护堤、污水处理+人工湿地、两岸绿化、沿岸绿色生态景观建设,打造百里沿黄生态廊道。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修复工程。重点在平川、靖远、景泰等县区,统筹推进平川、靖远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景泰县草窝滩镇翠柳沟、平川区磁窑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国土绿化工程。在景泰县、会宁县,沿黄河干流区域和祖厉河流域建设开展国土绿化,实施祖厉河沿线碳汇储备林,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五个县区碳汇林基地、储备林等国土绿化项目。

健全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强化河湖水域空间用途管制,加强自然岸线保护,禁止违法违规侵占河湖水域空间。河道、湖泊及岸线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蓄洪和输水的要求,逐步退出主河槽内、洪水频繁上滩等区域严重影响行洪安全和供水安全的开发利用活动。到2035年,水域空间保有量不少于168.57平方千米。

实施地下水保护和开发分区管控。划定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加强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对已划分保护区范围的依法进行管控。对水质不达标的水源地实施污染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等措施。

实施林地分级保护管理,加强林地用途管制,实行占用林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和凭证采伐的管理制度。对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脆弱区域林地,以及木本粮油和生物质能源林地进行重点保护。全面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政策,严格保护原生性森林,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探索对公益林实施差异化补偿;实行公益林分级分类管理,对公益林实施严格保护。严控商品林采伐面积,伐育同步规划实施。到2035年,林地保有量实现稳中有增。

实施湿地分级管理。落实湿地管护责任,重点保护生态系统典型、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的自然湿地,逐渐形成覆盖面广、连通性强、层级合理的湿地保护格局。

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禁止在沙化土地上砍挖灌木、药材及其他固沙植物,禁止在林木更新困难地区的防风固沙林网、林带中采伐林木。

第六章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构建高效集聚的城镇体系


适应人口总量、结构变化、流动趋势,分类引导城市化地区高效集约发展。

强化“一圈”区域发展重心,打造城镇一体化网络格局。以靖远县、白银区、平川区协同发展为重点,完善现有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互联水平。规划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市域次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的五级城镇融合发展体系结构。确定白银城区为市域中心城市,平川城区和靖远县城为市域次中心城市,景泰县城和会宁县城为县域中心城市,确定重点镇15个,一般镇34个。

专栏12:市域城镇体系结构

市域中心城市

白银城区

市域次中心城市

平川城区和靖远县城

县域中心城市

景泰县城、会宁县城

重点镇

白银区

水川镇、四龙镇

平川区

共和镇、水泉镇

靖远县

北湾镇、东湾镇、北滩镇、五合镇

会宁县

郭城驿镇、河畔镇、甘沟驿镇、太平店镇

景泰县

中泉镇、红水镇、正路镇

一般镇

平川区

王家山镇、宝积镇、黄峤镇

靖远县

刘川镇、平堡镇、三滩镇、糜滩镇、大芦镇、双龙镇、

高湾镇、东升镇

会宁县

中川镇、丁家沟镇、侯家川镇、杨崖集镇、翟家所镇、新庄镇、

头寨子镇、土门岘镇、草滩镇、四房吴镇、刘家寨子镇、新塬镇、

白草塬镇、大沟镇、汉家岔镇、韩家集镇、平头川镇、老君坡镇、

柴家门镇

景泰县

芦阳镇、草窝滩镇、上沙沃镇、喜泉镇

 

构建县域发展新格局


发挥县域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依托县域资源禀赋,按照城市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生态功能型五种县域经济类型,突出县城和中心镇的节点纽带作用,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多元富民产业,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功能鲜明、经济繁荣、设施配套、治理有效、普惠共享的县域发展格局。

专栏13:市域城镇类型划分

城镇类型

数量(个)

城镇

综合型城市

5

白银城区、平川城区、靖远县城、会宁县城、景泰县城

工矿型城镇

1

王家山镇

工贸型城镇

7

刘川镇、水泉镇、共和镇、上沙沃镇、正路镇、喜泉镇和草窝滩镇

旅游型城镇

9

东湾镇、水川镇、四龙镇、中泉镇、三滩镇、头寨子镇、中川镇、侯家集镇、五佛乡

商贸型城镇

11

郭城驿镇、甘沟驿镇、河畔镇、太平店镇、北湾镇、北滩镇、大芦镇、糜滩镇、五合镇、红水镇和芦阳镇

农贸型城镇

22

头寨子镇、刘家寨子镇、白草塬镇、汉家岔镇、老君坡镇、柴家门镇、大沟镇、四房吴镇、中川镇、侯家川镇、平头川镇、丁家沟镇、杨崖集镇、翟家所镇、韩家集镇、土门岘镇、新塬镇、新庄镇、草滩镇、平堡镇、东升镇、双龙镇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完善城乡社区生活圈配置。构建“城镇—乡集镇—村/组社区”三级社区生活圈体系,满足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针对实际服务人口年龄、就业结构变化,满足不同群体、全年龄段的公共服务需求,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设施配置,建立市级、区(县)级、街道(乡镇)级和村(社区)级四个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形成布点均衡、功能齐全、供给丰富、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产业体系建设与空间布局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产业多元、耦合度高、基础良好的优势,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大一产调结构。充分放大我市土地类型多样、耕地资源丰富、特色产业分布相对集中的优势,规划构建“四集群+四片带+N”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明确牛、羊、猪、菜(瓜)4大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文冠果、枸杞、马铃薯、小杂粮4大优势产业片带化发展,林果业、黑毛驴、盐水(鱼)虾、中药材等县域特色产业区域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方向。

提升二产延链条。全面梳理和优化布局工业产业链,确定有色稀土、新材料、数字经济、装备制造、循环化工、新能源、绿色环保、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分行业领域细化形成多条子产业链。

丰富三产育动能。充分发挥毗邻兰州的区位优势,统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持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黄河之上·多彩白银”文旅品牌,提升文旅区域竞争力

构建“一核三带五极”工业空间格局。依托产业基础,坚持城市空间拓展与产业填充结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构建“一核三带五极”的工业空间布局。以白银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支撑建设工业发展核心区;构建沿黄生态产业经济带、G109公路沿线工业核心经济带、G247公路和G667公路沿线县域工业经济带;以白银区西区经济开发区、刘川工业集中区、平川经济开发区、景泰工业集中区、会宁工业集中区为载体构建市域工业增长极。明确各园区功能和发展方向,在园区内和园区间形成多团组联动和产业联动,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布局,引导园区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优化服务业产业空间格局。推动全市第三产业由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着力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与中高端制造业发展相融合、与城市品质提升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通道物流空间布局。立足全市资源禀赋与地区特色优势,按照强化通道带动能力、扩大枢纽辐射范围、加强内外循环联系、支撑网络高效运行、促进产业融合联动的总体思路,构建一核心、两通道、三轴带、四枢纽、多节点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发展布局。

专栏14:市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一核心”将白银城区打造成为通道物流产业面向全国分拨配送的物流组织核心。重点依托白银综合物流园,建成综合服务配套区,将其打造成矿产品、工业品、消费品等物资集散地,形成区域集散中心。

“两通道”:重点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主要运输干线,与周边省区建立班列运营合作机制,向西南对接钦州港等沿海大港,打通沟通西南、联通东南亚南向通道;沿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等主要运输干线,向西对接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物流园区,打通丝绸之路通道,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和经贸合作。

“三轴带”:围绕物流集聚区核心功能定位和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依托白银市综合物流园区和白银市刘川工业集中区、会宁工业集中区、白银市平川经济开发区、景泰县正路工业园物流集聚区等五大节点,构建白银景泰平川煤炭和工业产品运输轴带、白银靖远会宁特色农产品运输轴带、景泰靖远会宁现代化商品贸易运输轴带。

“四枢纽”:立足县区特色和资源禀赋,明确物流体系定位和分工,打造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和平川区四大县域物流枢纽,构建互联互通的物流网络体系。

“多节点”:以物流园区和物流转运点为载体,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完善农村寄递物流网点,形成覆盖69个乡镇、城乡双向畅通的物流配送体系。以同城配送和城乡一体化配送为抓手,进一步扩大物流网点配送辐射范围,提升城乡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优化旅游服务业空间布局。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展示带、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区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发展示范区为核心,结合各县区文化旅游资源禀赋,规划形成“三廊、五区、多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培育长城文化旅游廊道、长征文化旅游廊道和黄河文化旅游廊道。强化五个特色片区,包括景泰县和靖远县北部片区组成的长城文化特色区、靖远县南部片区和黄河沿岸乡镇组成的黄河文化特色区、以会宁县为核心的长征文化特色区、以白银区为核心的工业文化特色区、以平川区为核心的陶瓷文化特色区。综合开发包括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多个旅游景点。

推进产城融合。按照服务半径要求,鼓励工业产业片区内工业用地置换,增加园区内服务和公寓等生活配套设施,加强产业片区与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保障产业用地。保障重点产业园区和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支持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建设,支撑加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整体布局的用地保障。提高产业用地效率。引导工业项目向产业园区集聚,从严控制独立选址工业项目的数量和用地规模,严禁为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产能过剩项目安排新增建设用地。限制低效开发区新增建设用地,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提升开发区土地开发强度及利用效率。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鼓励土地混合开发和空间复合利用。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开展“标准地”供地模式,鼓励园区建设使用多层标准厂房、下沉式厂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园区集聚发展。

保障创新空间。优化产业用地、科教用地等创新要素集中地区,保障科技基础设施、工程研究、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平台等用地需求,推动各类保障要素在创新空间有效集聚。高效整合闲置或低效率的土地和建筑空间,打造各种创新创业载体。支持多方式供地、土地用途兼容和空间复合利用方式,禁止类、淘汰类产业项目退出用地应优先用于保障新产业、新业态模式项目。


 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严格按照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和建设用地标准开展集中建设。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约评价,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强化重大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刚性约束,新上项目应达到省内同行业当前节约集约用地的先进水平。凡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国家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建设项目,不得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土地开发利用应符合相应规划用途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加快盘活存量低效城镇建设用地。推进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通过依法收储、收购、功能转型提升等方式,分类施策推进城镇低效存量用地再开发。重点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低效产业用地的改造开发,引导城市中心城区城边村、城中村集中连片改造,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环境品质。

第七章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格局


白银城区空间发展思路为“东进、北绿、南拓、西控”。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范围北至北环路,东至白银区与靖远县行政边界,南至白银高铁南站,西至G109北京至拉萨公路,结合“望山见水,绿网绕城”的规划理念,构建“一核七组团、两轴五廊道”的城市空间结构。

专栏15:白银城区城市空间结构

一核。以金沟河为界,东、西两个城区组成的城市功能核心。

七组团。银西产业园组团、高铁及银南生态城组团、银南工业园组团、银光公司组团、白银公司组团、银东工业园组团、西北铜工业组团。

两轴。沿北京路形成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和沿人民路形成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

五廊道。由上下孤山和西大沟河道组成的西部生态廊道、沿金沟形成的城市滨水景观廊道、沿东环路形成的城区生态防护廊道、沿沙河形成的东部生态防护廊道和沿G6京藏高速形成的中部生态防护廊道。

平川城区空间发展思路为“南拓北展,西控东优”。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范围西至响泉沙河G109北京至拉萨公路沿线,东至化工厂沿线,北至宝水快速路刀棱山脚沿线,南至大水头沙河铁路沿线;包括南侧经济开发区,西侧高铁站与站前广场、虎头咀给水厂,东侧魏家地矿、宝积山矿、景家窑,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秉承“绿山、理水、塑城”的规划理念,构建“三轴两心、三带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专栏16:平川城区城市空间结构

三轴。以长征路、世纪大道、兴平路为依托的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城市三条发展轴。

两心。老城组团综合服务中心、新城组团商业中心。

三带。围绕黄水沟沙河、大水头沙河、响泉沙河形成三条绿化景观带。

五组团。新城组团、老城组团、道北组团、大水头沙河组团、经济开发区南区组团。

 

营造多元化人居空间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同步发展,构建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社会租赁住房等多层次、多样化的住房供应体系。规划至2035年,城市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10%。

优化住房空间布局。加强旧城区居住空间优化,疏散老城区居住密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区职住平衡指数。增加加快推进创新人才公寓、租赁住房的建设,实现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建设目标

推动城市商圈升级改造。白银城区规划形成4个城市商圈,包括人民广场商圈、铜城商厦商圈、白银百货大楼商圈和白银南站商圈。

完善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全龄共享,友善公益,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推动优化公共设施精细化配置。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用地按照不应低于4.0平方米/人标准配置。

社区生活圈配置要求。以居住人口规模和设施服务范围为基础,按照“15分钟生活圈”配套服务设施。至2035年,白银城区通过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后共形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6个,平川城区规划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11个。基本实现城区范围全覆盖。


城市空间总体设计


中心城区空间总体格局。白银城区以构建与自然地理环境协调、密度分区合理、地域特色明显、空间品质优良的城市空间环境为目标。规划形成“一环两心五片、三轴五带多点”的城市总体设计格局。

专栏17:白银城区城市总体设计格局

环:结合石林路、北环路、东环路、南环路等干道串联成城市交通绿环,展示白银工矿历史和现代城市活力,打造集交通、健身、景观、防护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环线。

两心:东城生活中心和西城行政文化中心。东城生活中心以白银集团及其福利区为代表的体现白银城市历史的传统核心,充分利用工业遗产和街区空间展示白银工矿城市的气质与形象。西城行政文化中心围绕银凤湖和市政府建设体现时尚新城风貌的行政文化核心,展现铜城文化传承、创新产业活力的精神面貌。

五片:银西综合产业风貌区、银南生态城市风貌区、银南化工工业风貌区、银东高新产业风貌区、银东二期工业产业风貌区。

三轴:诚信大道西城综合发展轴、人民路东城商贸发展轴和北京路两区联动发展轴。

五带:西大沟生态景观带、金沟—白榆公路核心景观休闲带、东沟—东环路生态防护绿化带、G6京藏高速沿线生态防护绿化带、沿复兴大道连接银西组团、高铁组团、银南组团和银东组团的产城融合景观带。

多点:金岭公园、银凤湖公园、金鱼公园等城市公园、开敞空间组成的各类景观节点。

平川城区以阴古渡、西部陶都、生态绿都”为主线,构建与自然地理环境协调、密度分区合理、地域特色明显、空间品质优良的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环境。整体形成“两轴三廊五区”的城市空间总体格局。

专栏18:平川城区城市总体设计

两轴。构建以长征路和世纪大道为依托的两条主要展示轴线。

三廊。依托平川中心城区的沙河,形成三条重要的绿廊,包括响泉沙河绿廊、黄水沟沙河绿廊、大水头沙河绿廊。

五区。包括新城现代风貌区、老城传统风貌区、临山生态风貌区、电厂工业风貌区、现代工业风貌区。

优化蓝绿空间结构。白银城区遵循“北山环抱、三川东流”的山水格局,塑造“山清水秀、城景共融”的蓝绿空间体系,构建“一屏、五廊、三楔、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

专栏19:白银城区蓝绿空间结构

一屏:城市北部山区生态屏障。

五廊:沿西大沟形成的城市生态廊道、沿金沟形成的城市滨水景观廊道、沿东大沟形成的生态防护廊道、沿上泉沟形成的生态防护廊道和沿G6京藏高速形成的生态防护廊道。

三楔:以上、下孤山为载体的城市绿楔、以营盘山、红岘山为载体的城市绿楔和清河大道以西、沿沙河形成的城市绿楔。

多点:白银城区中各个功能组团中绿地广场形成的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绿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银凤湖、金岭公园、长通公园、街心公园、小游园等。

平川城区遵循“北倚红山岭,三水中贯穿”的山水格局,塑造“工业明快、分区有度,城景共融”工业城市蓝绿空间体系,构建“一湖、一环、三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

专栏20:平川城区蓝绿空间结构

一湖。沁川湖(包括沁川湖及沁川北湖),是中心城区的绿肺。

一环。环沁川湖的绿化带和慢行步道。

三廊。响泉沙河、黄水沟沙河、大水头沙河形成的蓝绿廊道,是未来中心城区的重要绿化区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点。

多点。由广场、公园、街头绿地、带状绿地等构成的绿化节点,通过重要界面和绿化廊道的串联,形成“绿连有度,公园城市”的意境。

以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达到80%

城区开发强度管控。城区地块土地使用强度分为五个等级。Ⅰ级开发强度区为低强度开发区,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涉及公共开敞空间、历史文化保护、通信、军事区的特殊区域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控制其开发强度。片区综合容积率应控制在≤1.0的范围内。Ⅱ级开发强度区为中低强度开发地区,以多层和小高层建筑为主,打造宜人的城市风貌。片区综合容积率应控制在1.0~2.0的范围内。Ⅲ级开发强度区为中等强度开发地区,奠定基准建筑高度,以小高层建筑为主,允许少量高层建筑,打造整体舒缓的城市基底风貌。片区综合容积率应控制在2.0~2.5的范围内。Ⅳ级开发强度区为中高强度开发地区,属于中高层建筑建设区,区内形成中心城区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际线,塑造空间宜人的城市整体风貌。片区综合容积率应控制在2.5~3.0的范围内。Ⅴ级开发强度区为高强度开发地区,为高层建筑密集建设区。局部可建设标志性建筑,成为城市天际线的标志地区。片区综合容积率应控制在>3.0的范围内。

城市风貌分区引导。白银城区以“明日之城,乐活之都”为城区总体风貌定位,通过相应的空间及风貌设计策略体现城市的品质与、活力。在城区功能分区基础上,划分八个风貌组团,包括公共服务类、工业类、居住类、景观类等。

专栏21:白银城区风貌引导

公共服务风貌组团。以金鱼公园为中心,展示时代特色和白银精神,通过各种业态形式的商业、商务办公和绿地广场,沿袭城区早期建设的公共服务功能。整体风貌将组合现有元素,使其具有一定的秩序性。突出传统轴线与景观通廊,注重空间轮廓、建筑色彩等特色风貌塑造。

行政文化风貌组团。打造新城公共核心,规划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新城景观风貌进行严格控制。以白银市西区人民广场、金岭公园、银凤湖等开敞空间为景观核心,重点推动周边建筑与景观核心的协调与融合,营造出庄严大气的风貌,体现新城区现代城市景观风貌。

产城融合风貌组团。城市向西发展的主要区域,包含现代物流仓储、科技创新产业、科研服务等创新业态。以产城融合为主,配备居住、办公、商贸、科研展销、生活休憩等综合功能区,通过基本色调和轴线关系统一整个片区风貌,协调好生产建筑与生活建筑之间的过渡关系

新型工业风貌组团。包含白银集团、银光集团、白银高新区在内的工业生产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制造业。组团内应体现新型工业园洁净、整齐的现代产业园风貌。

传统生活风貌组团。以白银公司福利区等老旧企业生活区为基础。城市风貌以突出工业元素为重点,宣传“铜城精神”,在白银公司招待所等具有历史建筑风貌的区域应进行建筑风貌管控,周边新建建筑应从建筑色彩、整体风貌等方面与传统建筑进行风貌统一。

现代居住风貌组团。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居住组团,形成垂直向上的居住空间与水平延伸的公共活动空间相互穿插的组合式空间,组团内以简洁、明快、低彩度的现代建筑色彩为主,建筑形式以新中式、现代简约式为宜,空间环境应重点保障绿地开敞空间供给,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滨河休闲风貌组团。以金沟河为代表,依托城区主要水系打造滨水景观带,将沿河景观与周边建筑色彩、建筑界面进行协调管控,将沿河景观节点作为视线通廊的视觉核心,提升周边区域的环境品质。

生态防护风貌组团。考虑产业园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的卫生防护需求建设生态防护带,或与交通性道路沿线的防护绿带相结合,形成城市生态防护绿网。

平川城区依托工业、陶瓷文化色彩艳丽的文化特色,突出西部陶都、工业城市的底蕴。尊重山体、绿化、水系等自然山水格局,从陶都、工业、时代三大主题将中心城区分为五大风貌区。

专栏22:平川城区风貌引导

新城现代风貌区。位于双拥路以北、沁川湖以西,规划以“中暖为基,格调统一”为主题,展现平川现代化建设的样貌。

老城传统风貌区。位于中心城区东、西、南、北四门所确定的范围,构建“多元融合,活力高效”的整体印象。片区以暖色为主色调,适当融入灰白色系,体现高效多元。

临山生态风貌区。位于中心城区东北侧临山的区域,规划以“生态修补、山城和谐”为主题,以暖黄色为基础,形成与周边土黄的山体和谐的色彩体系,以锈红色为点缀色,突出陶瓷小镇独有的色彩特征。

电厂工业风貌区。以中心城区西南部的电厂及几处大型的冷却水塔为片区地标,以“时代印记,灰白大气”为主题,色彩以水泥灰为主色调,体现城市工业文化的历史底色。

现代工业风貌区。位于城区南部的陶瓷工业区,建筑多为大体量厂房,规划以白色或低明度的色彩为主基调,构建“简洁高效”的城市印象。

城区通风廊道建设引导。为有效降低城区空气污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顺应城区常年主导风向,利用城区主要水系、基础设施廊道等构建主次分级的城区通风系统。主通风廊道宽度应控制在150米及以上,廊道内避免出现集中连片阻碍通风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廊道两边的建筑物高宽比例控制在0.5以下。次通风廊道宽度应控制在80米及以上,廊道内避免出现阻碍通风的大体量建筑物与构筑物。


优化中心城区道路交通


畅通中心城区对外交通。白银城区在铁路方面依托中兰客专、包兰铁路、兰白城际铁路(白银段为中兰客专线)、环—海—中铁路(城区段为白宝支线铁路)形成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铁路运输网。航运方面利用白银区通用机场发展短途商务及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医疗救援及通用航空短途客运服务。公路方面一是升级改造现有白银市汽车站(一级),规划新建白银市高铁南站综合客运枢纽(二级)和汽车东站(二级)。二是规划将G6京藏高速城区段南移,现状G6京藏高速城区段改造为城市快速路。长远规划将G109北京至拉萨城区段改线至城区北部,与G341黄岛至海晏公路共同形成“白银绕城公路”,组建“一高、三快、两环”的对外交通体系。“一高”指G6京藏高速;“三快”指G341黄岛至海晏公路兰州新区至白银段、沿黄快速路、现状G6京藏高速;“两环”指内环和外环。内环由北环路—东环路—南环路—石林路组成;外环由G109北京至拉萨白银城区段—G341黄岛至海晏公路白银城区段组成。

平川城区在铁路方面依托银兰高铁、白宝铁路支线、平川至王家山矿及平川至宝积山矿等铁路线,打造客、货运兼顾的铁路运输系统。同时完善平川西站配套设施,提升客运站等级,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公路方面以G6京藏高速、规划S35景礼高速平川段、G109京拉公路平川段以及G341黄海公路平川段为主,打造平川城区便捷通达的对外联系通道。

优化中心城区内部道路体系。白银城区以城区现状道路系统为基础,加快打通城区交通堵点,持续构建“八横七纵”的内部道路交通系统。“八横”为北环路、景泰路-建设路-冶金路、北京路、长安路、兰包路、南环路-福州路、广州路-南二环路、复兴大道。“七纵”为西外环路、石林路、诚信大道、滨河西路、人民路、东环路和清河大道。

平川城区进一步加快形成“五纵、四横、一环”的骨架路网体系。五纵为电力路、世纪大道、兴平路、道北路和化工路。四横为环城路、长征路、共和路和唐红公路。一环为由主干路及对外交通形成的城市外围的环路。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引导城市交通结构优化。推动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提质升级,完善与城市功能布局相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与设施布局,倡导绿色低碳出行,优化公交枢纽和场站布局与集约用地要求,提高城市公交线路、站点覆盖率,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鼓励站点周边地区土地混合使用,引导形成综合服务节点,增强街区活力,建立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满足城乡居民出行多样化需求。

鼓励绿色交通出行,建设慢行友好城市。构建慢行交通系统。依托生活性道路布设,串联城市居住区与商业、行政办公等功能区的联系,形成“网络化”的步行及自行车道路,提高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连续性,满足片区内部集散和日常出行需求。打造慢行休闲系统。在城区内构建点、线结合的慢行休闲系统。

优化提升城市交通配套设施。建立“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体系,城区内应按照每人0.80~1.00平方米标准配置停车设施。合理布局城区加油加气设施。城市公共加油(气)站的服务半径宜为0.90~1.20千米,公共加油(气)站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进出口宜设置在次干路上,并附设车辆等候加油的停车道


完善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


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白银城区由黄河和“引大入秦”工程双水源供水。平川城区供水水源为黄河水。至2035年城区实行生活、生产分质供水,建设安全高效的供水体系,确保供水安全系数达到1.30,城区供水保障率达到100%,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到2025年,逐步推进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加强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优化用水结构,加强中水回用和节水措施,保障城市用水。

完善雨污排放系统建设。加快提升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至2035年,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为一级A标准。提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城区再生水回用率达到50%。加快完善再生水回用管网体系,保障基本生态环境用水。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利用建设排水河道、雨水调蓄区、雨水管道及雨水泵站等多种手段,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区雨水消纳能力。

保障城市能源供应安全。供电工程。白银城区在现状变电站基础上规划新建330kV变电站1座,新建110kV变电站7座。平川城区保留现状3座110kV变电站。城区空间规划应依据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预留城区高压线安全防护廊道。

供热工程。进一步优化供热能源结构,改善热力网水力工况,城区实行供热分区供热,加大供热调峰热源建设。

燃气工程。结合输气管线建设,逐步提高管道天然气的覆盖率。白银城区和平川城区气源均来自涩宁兰输气主管线。规划建设白银至平川天然气输气管道,城区新建中压燃气管网。白银城区规划新建白银市支线复线,城区新建中压燃气管网,保留现有天然气门站、银东天然气门站、高中压调压站,在城北、白银公司北部、银西片区、高新区各规划1座高中压调压站,规划新建4座天然气加气站。平川城区规划保留现状天然气门站,并预留拓展空间,保障调压站等建设项目需要。保留现状2座天然气加气站。

综合管廊。白银城区综合管廊建设主要分为主城区(新城核心区与旧城区核心区)与银西综合组团两大区域。平川城区综合管廊建设主要位于主城区。入廊管线包括生活供水、生产供水、通讯、电力、热力、燃气等管线。

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确保全区网络覆盖。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推进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实施乡村宽带改造工程和城镇宽带升级工程,实现城乡光纤网络全覆盖。规划期末5G网络覆盖所有村社,城区光纤入户率达到95%以上。搭建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运营中心、区块链+政务服务系统、物流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推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景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农业,以及“智慧+”消费服务体系等建设项目。

健全环境卫生安全体系。推动环卫无害化处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处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至2025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100%。白银城区保留现状4处垃圾转运站,规划新建5处垃圾转运站。新建1座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场,扩建1座餐厨垃圾处理场。平川城区保留2处垃圾转运站,新城区与经济开发区南区新建2处垃圾转运站。城区生活垃圾运至白银市三峰发电厂焚烧无害化处理。医疗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运至甘肃省危险废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综合防灾减灾


防洪防涝安全体系。白银城区西大沟、金沟、东大沟、沙河城区段堤防工程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其余冲沟堤防工程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中心城区排涝标准按30年一遇的标准规划;中心城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为3年一遇,重要地区设计重现期为5年一遇,城区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设计重现期为10年一遇。

平川城区响泉沙河、黄水沟沙河、大水头沙河城区段堤防工程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其余冲沟堤防工程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排涝标准按20年一遇的标准规划,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中心城区2年,中心城区重要地区3年,中心城区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等为10年。

综合消防体系。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城市消防安全管理。白银城区布局在保留现状4个消防站的基础上规划新建4座消防站。城区规划新建1处消防训练中心,化工园区内消防站按消防特勤站配备,城区按一级普通消防站标准配置。平川城区保留原有2座消防站,按一级普通消防站的规定进行配备。

抗震减灾规划。建筑抗震设计标准。坚持“整治避让、合理布局”的原则,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抗震能力。白银城区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标准,白银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一般建设工程按照抗震Ⅶ度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点工程及生命线工程提高一个等级设防。平川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一般建设工程按照抗震Ⅷ度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点工程及生命线工程提高一个等级设防。

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在城区范围内全覆盖,紧急避震疏散场所按照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固定避震疏散场所按照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城乡建设合理避让地震断裂带,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避震疏散通道。避难场所内的通道可按主通道、次通道、支道和人行道分级设置。其中疏散主通道有效宽度应大于7米,疏散次通道有效宽度应大于4米,支道应大于3.50米,人行道应大于1.50米。在城市出入口、中心避震疏散场所、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相连的救灾干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米。避震疏散主通道两侧的建筑应能保障疏散通道的安全畅通。避难场所的内部通道应连通各避难单元、避难建筑和主要设施。

化工园区安全防护规划。为预防和减缓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潜在生产安全事故(爆炸、中毒、火灾等)对化工园区外部防护目标的影响,化工园区应依据化工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划定化工园区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安全控制区内规划工业用地内严格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涉及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存储项目建设,规划区内现有上述项目应尽快搬迁拆除。禁止新建高敏感防护目标、重要防护目标及一般防护目标中的一类防护目标相关设施。


加强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


城市绿线。白银城区和平川城区绿线管控范围包括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进行管控。

管控要求:城市绿线严格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管控。划入绿线管控的块状公园绿地不得占用作为其他用途;划入绿线管控的廊道型公园绿地,因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民生建设需要占用时,可进行优化调整,但须遵循廊道走向不改变、绿地总量不减少、游憩品质不降低的原则,且调整后的廊道型公园绿地宽度不得低于原廊道型公园绿地宽度的80%。纳入绿线的防护绿地原则上不得改变用地边界,因道路等公益性设施建设确需占用的,应遵循绿地总量不减少,延续性不被破坏,防护功能不降低的原则进行调整。

城市蓝线。白银城区城市蓝线主要包括3条市级沟道和其他区级沟道,共10条河流水系。平川城区蓝线主要包括黄水沟沙河及大水头沙河。蓝线两侧应按照相关规定,结合水体功能保护要求控制两侧绿化带宽度。

管控要求:城市蓝线严格按照《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管控。蓝线一经划定,不得擅自调整。蓝线范围内原则上可进行水利工程、市政管线、港口码头、道路桥梁、综合防灾、河道整治、园林绿化、生态景观等公用设施建设。对确需占用河道建设的,应取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依法对占用水域岸线进行补偿。

城市黄线。白银城区和平川城区城市黄线包括主要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变电站、供热站、天然气门站、垃圾处理设施及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等用地。

管控要求: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活动,要贯彻安全、高效、经济的方针,处理好近远期关系,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期有序实施。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允许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黄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其他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

详细规划单元划分及管理。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定,将城区划分为若干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详细规划单元,以便于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白银城区划分为14个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平川城区划分为5个详规编制单元。重点落实总体规划传导要求,衔接相关专项规划,明确单元层面的主导功能、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底线内容,深化总体规划分区、强度分区与规模控制、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综合防灾设施、地下空间、历史保护、城市设计等内容。明确单元内街区范围,提出街区控制总体指标、用地结构以及街区详规落实要求。


加快城市更新


明确更新对象及区域。城市更新单元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空间载体。白银城区划定西北铜南区、西北铜北区、华鹭铝业、旧城区、白银公司5个城市更新单元。按照“职住平衡”的思路,培育新的功能节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快引导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片区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产城融合。围绕刘家梁、莲花寺、银光公司、万盛公园等城中村和老旧厂区划定城市更新重点区域15个。平川城区更新对象为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等。主要分布在老城区环城路以南、中区建设路以南、唐红公路沿线,大水头片区、电厂区域、以及平唐路沿线区域。规划重点实施七个更新板块,包括陶瓷小镇板块、高速引线板块、桃花源板块、经济开发区中区板块、火车站板块、周家地板块和大水头板块。

 

引导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地下空间开发布局。建设功能齐全、安全方便、环境优美的地下空间系统,包括地下公共空间系统、地下交通系统、地下市政系统等。建立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城市新开发地区及更新地区的立体化开发。主要通过对现有地下空间的改造利用,结合商业用地的改扩建,形成连接各主要商业网点的网状地下空间,同时通过绿地广场及周边商务办公楼的建设,形成以地下停车、地下商业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型地下开发空间。

开发层次引导。遵循“分层开发、分步实施、注重综合效益”的原则,对不同功能的地下空间结合地面条件等因素实行合理的竖向利用。结合地下空间开发管制分区和地下空间开发需求分析,中心城区以浅层(0-10米)开发为主,主要安排市政管线、地下人行道、地下商业街、地下公共服务设施、部分地下停车、防灾避难等空间;鼓励开发地下次浅层(-10-30米),-30米以下的空间实行保护控制。

地下空间建设类型。地下交通设施。地下交通设施类型包括地下人行设施、地下停车设施等。结合地下通道建设地下人行设施,将商业中心作为地下停车设施优先布置的对象,新建居住小区地下停车设施将在详细规划中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布置。

地下市政设施。结合白银市综合管廊建设,统筹规划中心城区综合管线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分布。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按城市地上地下各类空间邻避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地下防灾设施。对地下防空、减灾、防化学事故、防生命线系统灾害等内容进行整合,规划形成有机的地下防护空间系统,在战时灾时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防护效益。


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发展近零能耗智能建筑。新建建筑要普遍达到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鼓励发展星级绿色建筑。加快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推进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和功能提升,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推行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

建立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推进智慧化分区计量管理,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积极推广智慧照明控制技术,加快智慧灯杆应用,形成共建共享、集约高效的城市物联感知网络。推进污水源热能回收利用等技术应用,推动设施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市政设施需求,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促进城市更新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设定碳减排目标,重点聚焦在空间布局、低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低碳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鼓励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增加公共绿地、开放空间,探索建立城市生态用地的增存挂钩式“绿色折抵”机制。综合运用多种低碳技术方法,实现减碳目标。

优化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推广街区制,重新定义街区尺度,优化街区各类基础、公服设施布局,集居住、商业、休闲于一体,形成5-10分钟社区生活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分级式高效、便民生活圈。打造适宜步行的城市交通体系,建设连续通畅的步行道网络。至2035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80%

打造绿色低碳居住社区。优化、整合现有的完整社区、低碳社区、绿色社区、智慧社区、未来社区等社区建设标准,打造面向碳中和的绿色低碳居住社区。

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形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碳汇空间格局,推进生态绿道和绿色游憩空间建设,建立通风廊道分级分区管控体系,构建气候友好型城市生态系统。融入本土自然特征的绿色生态空间,引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理念,推进城市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推动生态修复与固碳提升协同增效。

海绵城市引领绿色低碳改造。以海绵城市理念贯穿设计和建设全过程,协同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黑臭水体治理、排水防涝等工作。结合绿地水体、道路建筑及设施的设计,充分发挥绿色和灰色基础设施对雨水的利用。强化微地形设计,合理构建雨水径流通道,因地制宜设计低影响开发设施


第八章 弘扬历史文化传承,彰显铜城国土魅力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构建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保护体系。构建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的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红色遗产、大遗址、地下文物埋藏区、灌溉工程遗产、工业遗产、地名文化等八个方面保护内容的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保护体系。

构建“三廊、三区”全域保护空间框架。基于全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相关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三廊、三区”的全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空间框架。其中“三廊”是基于黄河、长城、长征三大区域线性文化资源构建的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载体的历史文化保护廊道,即长城文化公园历史文化保护廊道、长征文化公园历史文化保护廊道和黄河文化公园历史文化保护廊道;“三区”是以会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的红色历史文化保护区、以白银城区为核心的工业遗产保护区和以永泰龟城为核心的戍边历史文化保护区

统筹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统筹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等在内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并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空间管制的规划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管理落实,作为实施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的重要依据。建立空间管控定期评估与更新机制,及时落实动态补划,协调历史文化遗产周边风貌。

形成多元融合的文化保护格局。突出白银以“古渡、丝路、长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和近现代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底蕴,重点围绕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以“长城文化”“黄河文化”“长征文化”三条历史文化保护线路,串联黄河石林、黄河古渡、长城古堡古城遗址、红色革命旧址和近现代工业遗址等五大核心的文化保护格局

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系统整合并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构建不可移动文物、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内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工矿文化、红色文化、丝路文化等多元文化内涵,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健全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保护的政策机制。发掘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多重价值,保障文物保护空间用地需求,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农业、生态、城镇功能的融合发展。确定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富集、分布集中成片的地域和廊道,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依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空间,完善历史文化遗存本体及其环境的用地和空间管控政策。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应不改变文物原状。对需依法保护的历史文化遗存,开发建设前应开展建设影响评估。对地下文物埋葬区、大遗址保护区等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


第二节 塑造全域特色城乡风貌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和山水环境的空间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空间发展应尊重和顺应山水环境和历史格局,针对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富集、空间分布集中的地域和廊道,明确整体保护和利用的空间要求。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与周边山水环境和农耕自然人文空间整体考虑,明确乡村风貌的管控要求和保护开发引导措施,并纳入同级国土空间规划。

市域总体风貌格局。保护“山、河、城”要素和“山川交融、大河中流”的特色山水格局,强化白银山水城共生的景观特色。严格保护寿鹿山、哈思山、屈吴山、铁木山山体轮廓和重要的景观视廊;控制黄河和祖厉河两岸的建设活动,保护沿岸自然、历史遗迹;以川河谷地、黄土梁峁丘陵、山水田园等自然文化资源为基础,构建“两川四区”的总体风貌格局。

专栏23:市域总体风貌格局

“两川”:黄河景观风貌带与祖厉河景观风貌带。依托川河谷地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地貌,凸显开阔平展、自然郊野的河道景观以及河流两岸湿地田园的生态风貌特色。保护沿岸湿地,禁止改变自然水体形态。保护两侧自然山体形态,加强面山绿化,修复并改善生态环境。滨水山前新建建筑以低层为主,建筑风格应体现黄河文化,并与自然环境协调,展现黄河流域特色魅力。

“四区”:包括山体林地自然风貌区,黄土梁峁沟壑风貌区,川谷城镇景观风貌区和乡村景观风貌区。

城镇空间特色指引。将市域城镇风貌进一步分为工矿型城镇、农业型城镇和旅游型城镇,进一步指导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提升各县区的城镇形象和空间品质。

乡村地区空间特色指引。基于乡村山水格局和历史风貌提出具有陇中农耕文化特色的乡村整体特色风貌控制要求,并结合地域人文元素和代表性符号对村庄主要节点、开敞空间进行专项设计引导。尽可能保留村庄原始肌理,体现陇中地区农宅布局特色。



第九章优化区域支撑体系,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完善水利设施网络。建设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配水通道。构建白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配合国家推进黑山峡河段开发工程前期论证,实施甘肃(白银)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加强引洮、引大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与黄河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互联互通。提升水资源调蓄能力,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生态水网

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启动白银区四龙,靖远黄土坡、中堡、刘川,平川区陡城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围绕黄河干流提灌群系统提升改造,建设沿黄提灌区现代化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带。

加快推进重点调蓄工程建设。实施白银供水调蓄水库工程,形成以重点调蓄工程为骨干,中小型工程为补充的城市水网、农村水网,完善水源保障体系。


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增加通用航空设施供给。推进航空业快速发展。鼓励发展通用航空,构建省市低空短途运输网络。探索通用航空与低空旅游、航空运动、飞行培训、抢险救灾、灾害预警、医疗救援、农林作业、国土开发、地质勘查、环境监测等融合发展。建设白银区、会宁县、景泰县通用机场,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

完善铁路网络结构。按照白银市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三横三纵”的主框架。三横即干塘至武威、环县至海原至中川、定西至平凉铁路会宁段;三纵即包兰线干塘至白银段既有线、兰州站至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联络线(兰州至白银城际铁路)、白银至会宁城际铁路。

完善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加快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建设,完善市域轨道交通联系网络结构,构建高品质的快速铁路网。

完善公路网络结构。建设高效通达的高速公路网。构建“三纵四横两联两展望”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有效提升南北向快速运输能力和东西向区域联动能力。

专栏24:“三纵四横两联两展望”高速网

三纵,即G1816乌玛高速(宁夏-景泰-新区-兰州),S35景礼高速(景泰-平川-靖远-会宁),S01兰州经济圈环线。

四横,即G6京藏高速(宁夏-平川-靖远-白银-兰州),G2012定武高速(中卫-景泰-武威),G22青兰高速(平凉-会宁-定西-兰州),S30雷白高速(庆阳-平川-靖远-白银市)。

两联,,即S22白中高速(与S01兰州经济圈环线共线,白银-新区),S39西会高速(西吉-会宁)。

两展望,即谋划S40庆(阳)兰(州)高速、S56景(泰)互(助)高速。

建设便捷的国道干线网。加快建设普通国道干线公路,构建覆盖全面、能力充分的“三纵五横”国道干线网络,提升国道干线公路的通行通达能力和水平。


专栏25:“三纵五横”国道网

三纵,即G247景泰至昭通(景泰-平川-靖远-会宁-定西),G666景泰至兰州(景泰-新区-兰州),G667武威至定西(武威-景泰-白银-靖远-榆中)。

五横,即G109北京至拉萨(宁夏-平川-靖远-白银-兰州),G309青岛至兰州(宁夏-会宁-榆中-兰州),G312上海至霍尔果斯(静宁-会宁-定西-兰州),G338海兴至天峻(宁夏-景泰-天祝),G341黄岛至海晏(宁夏-平川-靖远-白银-新区)。

布局城乡连通的省道网。优化市域内部公路网结构,布局建设“一环两横四纵六联”的省道网络,逐步实现乡镇与县城、临近国省干线之间便捷连通与快速集散。

专栏26“一环两横四纵六联”省道网

一环,即S103兰州至黄河石林和G667武威至定西公路共同组成绕城大环线。

两横为S308平川至永昌(平川-靖远-景泰-武威),S315景泰至山丹(景泰-武威)。

四纵,即S209共和至九寨沟(平川-靖远-会宁-定西),S224黄峤至青江驿(平川-会宁),S225三营至锁龙(会宁-通渭),S227头寨至南屏(会宁-定西)。

六联,即S522会宁党家岘至静宁朱店,S526会宁邢家岔至沙家湾,S561会宁草滩至土高山,S562会宁韩家集至石碑岘,S563靖远大芦至箬笠,S564会宁三岔口至新庄。

构筑一体化的交通枢纽体系。打造功能完备的客运枢纽。优化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站和城市交通枢纽布局,鼓励同站布设,加强同城市交通系统有效衔接,打造一体化客运枢纽。结合铁路、景区、园区等配套建设客运枢纽。

统筹推进内河水运发展。实施黄河航道整治。实施乌金峡库区及龙湾至南长滩段航运二期工程、黄河航道整治、大峡和乌金峡枢纽复航工程,实现黄河白银段V级航道通航目标。建设黄河客货运码头工程、农村渡口提级改造工程、黄河渡口码头与高等级公路连接工程。


保障能源绿色安全布局


推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有效整合煤炭资源开发。以靖远煤业为龙头,地方煤矿为辅助,进行煤、电、冶、路、储联营,整合煤炭资源,确保煤炭资源有序开采。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改造,提升煤电绿色发展水平。

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推进白银区、平川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研究景泰县、靖远县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可行性。推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探索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直燃发电,继续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气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

加快多能融合示范利用。推进能源化工全链条、多产业融合。推广新能源+储能电站建设,实现储能与新能源电源联合运行。保障新能源发展空间,推动多能互补发展,建设新型储能设施。加快公交站场、停车场、居民社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主要城镇的公共充电网


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信息、融合、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网络基础资源支撑能力,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区域互联网骨干节点建设。推动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应用,强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新建改造5G基站及配套设施5282个,实现白银行政村及以上区域5G网络覆盖。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持续推进“互联网+”战略。发挥靖远电商产业园、景泰电商示范园等产业孵化功能,谋划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区,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商+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快递类物流园区及智能投递设备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数字白银。促进政务数据库和公共数据库依法合规向社会开放,加强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推进各级政府共享平台耦合对接,提高协同服务能力。推动数字社会和智慧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数字白银。


优化市政基础设施布局


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加快各类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强化供水能力建设,优化供水格局,提高城区供水保证率和应急供水能力,构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加强村镇供水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加快老旧管网改造,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

强化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布局。白银城区、平川城区、景泰城区、靖远城区、会宁城区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再生水厂,再生水回用率达到50%。推动市域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乡镇污水处理站(厂)。

完善排水管网系统建设。市域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推动各排水防涝工程建设,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保证雨水及时排出。城区、工业园区、镇区排水采用雨水管网方式,乡村排水采用管网和明渠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增加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

构建绿色低碳电网系统。优化市域电网结构。逐步完成市域电网改造,提高供电保障率,市域高压输电线路采用架空敷设。市域预留哈密至重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肃至浙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兰州秦川750kV输变电工程、白银至天都山第三回750kV线路工程、白银变至六盘山至庆阳北变750kV双回线路工程、白银大柳树水电厂750kV送出工程、景泰750kV输变电工程、景泰至宁夏甘塘750kV线路工程、靖远750kV输变电工程廊道、甘肃水源750kV输变电工程廊道,推动“陇电入鲁”工程建设。

推进城乡清洁供热体系建设。构建“多源一网”的总体供热格局。城区、县城和重点镇积极发展集中供热,逐步提高集中供热普及率。乡镇建议采用分散式的电能、生物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采暖。

构建安全可靠的天然气输配系统。推进“涩—宁—兰”、兰银线管道天然气输配系统网络化建设。建成覆盖市、县、部分乡镇、工业园区和周边有条件农村地区的燃气管网,工业园区、重点镇预留燃气储气。推进农村燃气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气服务体系

构建绿色循环的环卫系统。推进全域无垃圾等环境治理。至2025年,建成完善“无废城市”管理制度框架体系,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至203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筑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全面普及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规划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区域集中处理的方式协调处理各村镇的生活垃圾,白银区、平川区、景泰县、靖远县生活垃圾运至白银三峰发电厂焚烧处理,会宁县生活垃圾运至会宁县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

分县区布局建筑垃圾处理场,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医疗废物由各县区统一收集,特殊危险废物需定期运至甘肃省危废处置中心处理。


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抗震减灾系统、消防体系、防洪排涝体系、地灾防治体系、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白银应急救援能力

构建市、县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形成全域应急救援网络响应体系。在城区设置市、县级应急指挥中心,救援中心,公共卫生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战勤和特勤消防站各1处,依托城区主干路建设城区救灾干道网络。完善城区应急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运输管制区或者特殊转移路线;构建灾后恢复重建系统,包括灾害善后处置指挥中心、灾害救援救助指挥中心、灾害调查评估指挥中心等。加强运输保通、通信保障、环境监测、废物处置和医学救援建设,适度提高生命线工程的冗余度。

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相关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探索建立自然灾害红线约束机制,引导人口、设施、产业向更安全区域集中。进一步明确综合防灾减灾标准,建立灾害预警及协调机制,完善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保障重大应急设施用地空间需求。

划定地质灾害防范期和防范区。根据白银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和形成特点以及主要引发因素,确定重点防范期为1月~9月,一般防范期为10月~12月。

专栏27:地质灾害防范期划定情况

重点防范期。1月~4月上旬(冻融春灌期):冻土地带和积雪较多的崩塌、滑坡体以及地下水位较高地段,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灾害;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同时,还应重点防范春季灌溉期台(塬)边缘地带发生崩塌、滑坡灾害。4月中旬~9月(汛期):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和主要防范期,重点防范因强降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一般防范期。10月~12月,应加强防范各类工程建设和采矿,特别是切坡、采砂、粘土开挖等对地质环境扰动强烈的人类活动可能引发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第十章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共建兰白都市圈


融入兰白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融入黄河甘肃段协同发展新格局。积极融入全省黄河流域“一带一核三基地”发展动力格局,以黄河干流为载体,以陇海线向东联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为重要支撑,协同甘南、临夏、兰州共同构成“T”字型高质量发展带。统筹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城市间分工协作,构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带和城镇集聚带,突出兰州综合枢纽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合理拓展、深度优化城市重要功能区,提升白银人口和经济集聚承载能力。

共同建设兰白都市圈。加快推进兰白都市圈建设,按照“一核牵引、两极并进、四带联动”的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强化白银中心城区在兰白都市圈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抓手,推动中高端产业、创新人才、创新要素优先集聚,增强中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功能。加密联系通道,加快都市圈内城市同城化、一体化进程

加强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强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完善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白银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融入兰白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兰州至靖远至景泰黄河石林沿黄快速通道建设。配套发展通用航空运营服务业和航空现代服务产业,支持建设白银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依托兰州国际陆港,打造白银“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推动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布局货运场站、物流中心等,鼓励不同类型枢纽协同或合并建设,与兰州合作共建物流枢纽。强化与相邻省市的交通联系,加快推进S40庆兰高速、G667武威至定西等公路境内待建路段建设,共同促进区域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加快推进白银智慧城市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深化市县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


实现区域生态共保共治


加强流域沿线生态综合治理。加强上下游协作,推动白银与周边城市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与兰州、宁夏协同推进黄河干流保护治理,谋划实施跨界流域重点项目,促进黄河干流生态廊道互联互通,共同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屏障。遵循陇中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地带自然分布规律,与定西市协同推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北部防沙治沙联防联治,与武威合力推进重点区域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固沙防沙治沙工程,增强腾格里沙漠风沙源综合治理及荒漠化、沙化综合防控能力。落实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用地保障。

优化水资源配置。以圈内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重点,积极挖潜、盘活存量。加强兰州、白银、定西新旧水联调联供,完善供水体系。统筹多种水源,形成以引大、引洮、景电等工程为骨干的供水网络,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确保区域供水安全。

跨界水环境综合防治。加强黄河上下游水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流域工业污染源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区域河流和地下水水质。确保水面水质安全,在关键断面建立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水量双层监测和信息通报系统,积极预防和处置跨界水污染纠纷。


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以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引领,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提高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能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围绕白银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突出与兰州新区错位发展,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兰白都市圈率先发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西部创新发展高地,努力建设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市。

加强与武威等周边市州的产业协同,强化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促进产业绿色升级。加快发展绿色化工产业。围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传统重化工业出城入园,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等绿色低碳产业。

巩固拓展通道物流产业。凭借兰白地区交通区位优势,依托铁路在白银形成的交通枢纽优势和物流节点功能,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布局。

积极培育数据信息产业。依托国家“东数西算”产业联盟,提升各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促进白银市与兰州新区的产业协同和错位发展,大力发展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文旅联动全域发展。推动旅游品牌共享共建,加快旅游服务一体化进程。与兰州市联合举办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国际艺术节、博览会和综合性论坛,合作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构建文化旅游交流联盟,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共同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交流品牌。

完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旅游线路互联互通。围绕把兰白两市建成集西北区域性旅游中心的目标,联合临夏、定西、甘南,实现“三市两州”全面合作,全力打造以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为中心,景泰黄河石林、黄河小三峡为两翼的甘肃精品旅游线路,共同打造以兰州主城区为中心的黄河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区,以白银区为中心的工业旅游区,以会宁县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旅游区。开展广泛合作,形成均衡协调发展的多中心布局的空间发展模式。

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健全协同开发机制。发挥兰白两市地域相邻、资源共生、线路相连、产品互补优势,共享客源市场,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指导思想,按照“平等互利、自愿参加、优势互补、各得其所、逐步发展”的原则,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共享与重组、旅游产品的更新与开发、区域旅游功能的划分,共同参与相互旅游市场的开拓,以及旅游企业的共同经营管理,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统筹规划实施与管理


加强党的领导


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坚持“多规合一”,强化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加强领导干部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培训,确保依法实施规划。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市级、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加强部门和地区间协同,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配套政策,对国土空间实施管理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和决策,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地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的部门沟通协商机制,协调解决国土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中的相关问题,确保国家、省级、市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加强规划传导与落实


总体规划传导。

1.白银区:发展定位。兰州都市圈副核心城市、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先导区、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治理先行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省域创新产业核心承载平台。

发展重点。通过做强工业经济实力,做大现代服务业,做优都市现代农业,厚植产业功能板块因地制宜地集聚产业要素,成为全市的产业发展极核。厚植增长动力提升城市活力,吸引兰白都市圈产业和市域人口向中心城区集中集聚。优化城市空间提升运行效率、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升主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2.平川区:发展定位。打造全国西部陶瓷研发制造示范区、兰西城市群的主要节点城市、甘肃省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基地、甘肃省能源产业发展基地、甘肃省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白银市主要的工业基地。

发展重点。依托农业、工业、旅游业三大抓手促进转型发展。以特色农业为重点,打造旱作农业示范区,逐步形成丝路寒旱、富硒、生态养殖、阿胶、生态补偿、菊芋六大农业产业体系。以煤炭工业为依托,构建煤化工产业链,建成西部最大的陶瓷生产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以高铁站建设为契机,发展服务业,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提升城市品质,高标准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陇陶川”文博生态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域大景区。

3.靖远县:发展定位。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省级现代丝路寒旱及高效农业示范区、省级新型工业绿色集聚发展示范区、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省级商贸通道物流及区域联动发展示范区。

发展重点。围绕工业主导和农业优先,坚持“一核引领、两翼协同、五区联动”的发展布局,兼顾“城市服务、文旅赋能、生态功能”类型,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战略,围绕现代丝路寒旱及高效农业示范区和黄河上游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提升高原夏菜、枸杞、硒砂瓜、中药材、文冠果、旱作农业六大基地。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实施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双轮驱动”工程,切实做强园区经济,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4.会宁县:发展定位。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名城、西北教育发展名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示范区、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发展重点。重点围绕农业优先和文旅赋能,全面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名城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示范区、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建设肉牛、肉羊、蔬菜、苹果、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加工产业园及全产业链;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立足祖厉河黄河上游一级支流特殊资源禀赋,全面融入黄河国家战略,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推动生态增容扩绿。

5.景泰县:发展定位。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综合示范区、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县、沿黄高扬程灌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全省新能源产业大县、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县、全省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白银市北部区域发展极。

发展重点。重点围绕农业优先和文旅赋能,发展粮食、瓜菜、中药材、林果种植加工及肉羊、生猪养殖加工等8个十亿级农业全产业链,打造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将大唐工业区建设成省级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争创国家级示范园。聚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综合示范区、全省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争创黄河石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争将永泰古城建设成丝绸之路长城文化旅游打卡地和“历史人文古城”,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冬季冰雪运动,切实以文旅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详细规划传导。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划定的详规单元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分层细化总体规划向详细规划的传导内容。控规单元按照建设性质差异,分为新建片区类型、功能更新类型和功能完善类型共三类,各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应落实总规确定的主导用地类型和规模、城市“四线”、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综合交通等内容。

专项规划指引。开展资源保护类、公共设施类和基础设施类专项规划的编制,不得违背本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施严格管理。

资源保护类专项规划。包括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水资源综合利用、历史文化保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耕地等农用地保护利用、林地建设及保护利用等专项规划。应以本规划确定的各类空间格局和用地规划分区为依据,严格落实资源保护类指标,遵守本规划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自然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管控要求。

公共设施类专项规划。包括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应以本规划确定的规划分区、城镇开发边界、历史文化保护、综合防灾等要求为依据,落实相关空间管控和布局要求。

基础设施类专项规划。包括综合交通、综合防灾减灾、水利工程、能源发展、电网建设、信息通讯设施等专项规划。要以本规划确定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和规划分区、区域建设类指标和布局要求为依据,落实本规划在综合运输通道、铁路、公路、航空等设施布局及水利工程、能源开发、设施廊道布局等方面的控制指标和廊道集中化集约布局要求。


实施保障机制


政策法规体系。完善规划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管理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并及时调整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政策法规。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纳入规划决策的法定程序,进一步发挥人大、政协和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作用。

制定国土空间重点领域政策法规。对于生态空间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等领域,重点明确建设项目管控、自然环境保护和修复的要求,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对于历史文化保护领域,完善保护激励机制,修订相关保护条例,细化明确保护对象体系和管理程序。对于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城市更新等领域,建立促进功能融合发展、土地复合利用的开发机制。综合运用各类增减挂钩、增存挂钩等政策工具,推动规划实施。完善重点地区发展的政策机制,明确人口、就业岗位、产业、重大功能性项目的导入机制以及政策支持,加强涉及空间发展的重要服务设施要素控制,明确建设、审批控制要求。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制度。加快完善各类自然资源调查标准、坐标体系、空间数据、技术规范,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夯实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完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推进河流、山地、荒地等所有自然资源的统一确权登记,建立权责归属清晰、流转合法高效、保护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构建形成“一张图、一套数”的自然资源“家底”。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格落实国家统一的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按照规划确定的分区与用途,落实不同功能空间、不同用途的转换规则和转换方向、条件、管理要求。加强地上地下、城镇乡村空间的统一用途管制。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土地、水、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的交易机制、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价值转换通道,逐步形成产权明晰、监管有效、权益落实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与补偿制度。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修复,切实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探索矿产资源的绿色开发开采模式、森林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

建立规划评估和维护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维护制度,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有效衔接国家发展规划,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机制。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内容和评估结果,采取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优化调整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等方式,及时调整相关实施策略,开展规划动态维护,完善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安排。

建设公众参与机制。搭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公众参与平台,建立贯穿规划编制与调整、实施、监督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及时获取规划信息并有效反馈意见,引导和鼓励市民、企业等参与规划制定、决策和实施。建立常态化的国土空间规划宣传和交流互动机制。

保障军事设施安全。规划编制要保障军事设施安全,符合军用机场净空保护和军事设施保护的要求,并以书面形式征求有关军事机关意见。必要时,可以由地方人民政府会同有关部门、有关军事机关对规划建设项目进行评估。


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构建三维立体的国土空间数字化底版。建立健全统一共享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以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和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统筹地理国情、森林、湿地、水等专项调查和相关评价数据,融合人口经济社会等相关空间数据,形成覆盖全域、动态更新、权威统一、三维立体的国土空间数字化底版。

建设图数一致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立健全专项规划协调衔接机制和国土空间规划逐级汇交机制,形成“多规合一”、图数一致、坐标吻合,上下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现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全过程在线管理。

完善国土空间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等空间数据高效有序共享机制,加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推进智慧国土建设与应用,提升面向政府部门、军队、行业和社会的国土空间信息服务能力。

白银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开版)(1).pdf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